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5310字。

  高考复习文言文专项---《齐桓晋文之事》
  一、 考情剖析
  1. 从选材方面看,始终坚持“浅易”原则。选文基本上出自“二十四史”中的人物传记。以传记为主,以写人记事为主。文章可在脱离写作背景的情况下读懂;文章是典范的文言文作品。
  2. 从考查内容看,是“言”“文”并重。“言”即文言知识,如对断句、古代文化知识等的理解分析等;“文”主要指对文章的理解,如文句翻译、内容归纳、概括等。
  3. 从考查方式看,大致稳定。每年命制4道小题,分值一直为19分,新高考卷5道题,增加到20分。这一考查趋势估计会继续保持。
  4. 从考点覆盖看,值得关注的是,考查虽然只有4/5道小题,但是对《考试大纲》所规定的考点的覆盖仍然是全方位的,尽管不单独设虚词题、筛选信息题等,但实际上这些考点在断句题、文化知识题、分析综合题和翻译题的考查中都有所体现。
  二、 高考试题与教材的关联度
  与教材的关联度主要从客观题、主观题词义考查在教材中出现的情况来分析。
  1. 考查的字义中,约13-15%在教材中没有找到相同或相近的释义,剩余85-87%即在高中或初中教材出现,可见高考考查的词义基本在教材中出现过。
  2. 考查的字义在高中教材中的占比约为65%-70%,初中教材中出现的占比约为30-35%,可见高考文言文试题考查的重点偏向高中。
  3. 纵观高中教材中出现的考点,必修、选修都有涉猎,必修中考查的力度远远高于选修,而必修中每册考查比较均匀。
  4. 在教材中,考点在课文中出现的频率为:《陈情表》《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过秦论》《孔雀东南飞》《烛之武退秦师》《张衡传》《寡人之于国也》《归去来兮》《滕王阁序》《种树郭橐驼传》《苏武传》等。不仅文言虚词可以抓住这些课文,文言实词、句式和用法、断句和翻译,都可通过这些课文的复习,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强化。
  三、 复习目标
  1. 掌握文中通假字、词类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的用法及意义。
  2. 掌握重点句子的翻译和重点语段的背诵。
  3. 梳理课文中的写作素材,为作文写作服务。
  齐桓晋文之事
  一、 基础积累 奠基高考
  1. 挖空训练
  齐宣王问曰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孟子对曰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  )则王(  )乎
  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曰保民(  )而王莫之能御(  )也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  )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  )之吾不忍其觳觫(  )若无罪而就(  )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  )之不识有诸(  )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为爱(  )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王曰然诚(  )有百姓者齐国虽褊小(  )吾何爱一牛即不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