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750字。

  《齐桓晋文之事》同步习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褊小(biǎn)  庖厨(páo)   侃大山(kǎn)   陈词滥调(làn)
  B.忖度(dù)    鞭笞(chī)   闭门羹(gēng)  沐猴而冠(guàn)
  C.商贾(gǔ)    庠序(xiáng) 碍面子(ài)    卓有成效(zhuó)
  D.浸渍(zì)    赡养(shàn)  孺子牛(rú)    瞠目结舌(chēng)
  2.下列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寡固不可以敌众              ②臣固知王之不忍也
  B.①故以羊易之也                ②挟太山以超北海
  C.①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②天下可运于掌
  D.①而不足以举一羽              ②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3.选出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例:百姓之不见保
  A.夫晋,何厌之有       沛公安在
  B.然则一羽之不举       未之有也
  C.唯命是从            “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D.吾属今为之虏矣       若属皆且为所虏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若无罪而就死地 就:走向
  B. 挟太山以超北海  超:超过
  C. 度,然后知长短  度:衡量长短
  D.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  恒:守道不变
  5. 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B. 何以异
  C. 树之以桑    D. 臣未之闻也
  6. 下列各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牛何之     ②反而求之        ③舆薪之不见       ④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⑤然后驱而之善         ⑥莫之能御也
  A. ①⑤/②⑥/③/④  B. ①②/③④⑤/⑥ C. ①⑥/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⑥/④⑤
  7.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孟子(约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城)人。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孔伋(孔子的孙子)的再传弟子。
  B. 孟子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元文宗时封他为“亚圣”。
  C. 《孟子》共七篇,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各章又都分为上下两篇,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
  D. 南宋时,朱熹把《孟子》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至于,连词)
  B.若无罪而就死地(好像,动词)
  C.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如果,连词)
  D.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如此,代词)
  9.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词义最接近的一项是(  )
  A.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B.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C.俯足以畜妻子
  D.则牛羊何择焉
  10.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  )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