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8240字。

  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一、课内知识(本大题共5小题,共15分)
  1. 下列句子中,活用类型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 B.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C. 吾师道也 D.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的理解能力。
  A. 西,名词作状语,向西。句意:泰山的南面,汶河向西流去。
  B. 东,名词作动词,向东进发。句意:攻下江陵,顺着长江向东进发。
  C. 师,名词作动词,学习。句意:我是向他学习道理。
  D. 水,名词作动词,游泳。句意:并非擅长游泳,却能够横渡江河。
  故选A。
  2. 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和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 而今安在哉? B. 何为其然也?
  C. 句读之不知,感之不解 D. 崖限当道者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特殊句式的能力。
  A. 宾语前置,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安”作“在”的宾语,前置了。句意:但是今天又在哪里呢?
  B. 宾语前置,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何”作“为”的宾语,前置了。句意:(箫声)为什么这样(悲凉)呢?
  C. 宾语前置,“之”是标志。句意:不懂得断句,不明白疑难问题。
  D. 定语后置,“限当道”为“崖”的定语。句意:像门槛一样阻挡道路的山崖。
  故选D。
  3.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与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相与枕藉乎舟中
  B.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不知东方之既白
  C. 挟飞仙以遨游/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D.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扣舷而歌之
  4. 下列对相关课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故都的秋》中对“青天下驯鸽的飞声”和“秋蝉的衰弱的残声”两种声音的描写,巧妙地告诉读者,北国的秋天有“清、静、悲凉”的一面,也有生机勃勃的一面。
  B. 《荷塘月色》使用“田田”“亭亭”“蓊蓊郁郁”“曲曲折折”等大量叠词,不但传神描摹出眼前之景,加强了语意,而且使文气舒展,音韵和谐,有一种音韵之美。
  C. 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和《赤壁赋》中分别写到三国时期的英雄豪杰周瑜、曹操,作者都是借以抒怀,其用意和表达的思想情感是完全一致的。
  D. 《登泰山记》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用精炼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的清丽景象唤起人们对泰山的向往,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