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260字。
四品《兰亭集序》
一、教学目标
1.梳理基础字词,夯实文言文字词。
2.梳理二十个“之”字的意义和用法,积累总结文言文知识。
3.体会文章的感情,领略作者的生命情怀;拓展延伸,思考“书圣”是怎么炼成的。
二、教学重难点
梳理“之”字的用法; 理解作者的生命情怀。
三、教学方法
品读鉴赏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同学们,暮春三月,草长莺飞,杂花生树,美不胜收。1663年前的暮春时节,东晋大书法家、会稽内使王羲之正在美丽的会稽山阴之兰亭举行一场盛大的聚会,就是这次聚会成就了我国书法史上的杰作——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下面,就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永和九年的暮春三月,走进兰亭雅集,欣赏这“书文双绝”的奇文。
(二) 明确任务
品书:见识“天下第一行书”,诵读课文,梳理基本字词;
品言:赏析二十个“之”字,梳理其意义和用法;
品文:体会作者的生命情怀;
品人:思考“书圣”是怎么炼成的。
(三) 品书
1.见识“天下第一行书”,诵读课文;
2.基础梳理:
修禊事也( ) 茂林修竹( ) 况修短随化( ) 一觞一咏( )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
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 群贤毕至( ) 少长咸集( ) 齐彭殇为妄作( ) 足以极视听之娱( ) 列坐其次( ) 俯察品类之盛( ) 所以游目骋怀( ) 夫人之相与( ) 俯仰一世( ) 或取诸怀抱( ) 亦将有感于斯文( )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 )
(四) 品言
1.赏析“之”字,书文双绝。
PPT显示《兰亭集序》书法作品中的“之”字。
2.梳理“之”的用法。
首先PPT显示《兰亭集序》全文,红色标注二十个“之”,学生分两大组接力齐读,体会其用法。
PPT显示“之”的用法大全:
1)代词:在此后一般作代词,第三人称,作宾语。 Eg.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2)动词:“之”后接表处所的词,“之”作动词,相当于“去、前往” Eg.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牛何之
3)作结构助词
3.1)偏正短语:“之”相当于“的”字。 Eg.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
3.2)主谓短语,取消句子独立性。 Eg.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4)音节助词:无实意,在形容词、副词或动词词尾,或用在三个字之间,使之成为四字。 Eg.百万之师;顷之
5)作宾语前置和定语后置的标志。 Eg.何陋之有?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3.课堂练习(将“之”字对应的用法进行连线)
仰观宇宙之大 “之”相当于“的”字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主谓短语,取消句子独立性
不知老之将至 定语后置的标志
及其所之既倦 “之”作动词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 代词
(五) 品文
PPT显示: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宗白华《美学散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