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510字。
九年级语文试卷2023.12
小说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样式。那生动的故事,曲折的情节,鲜活的人物,多样的表现手法,一定给你留下过深刻的印象。它们就像一部部生活的教科书,引领人们了解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陶冶性情,净化心灵。近期班级开展“走进小说天地”综合性学习,带领大家一起走进小说天地,感受小说魅力。
一.积累运用(26分)
经典小说,往往能丰润我们的心灵。愿你能遇到一本给你带来心灵震撼的好书,孜孜( )不倦地执笔批注。愿你在阅读中既能感受心灵的愉悦,又可收获成长的感悟。愿你在阅读中学会和古今中外的智者对话,不找dùn( )词,多听道德的箴( )言,不再迷wǎng ( ),既可立于广阔的天地间,又可摇曳出多姿的生命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给语段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孜孜( )不倦 箴( )言
2.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2分)
dùn( )词 迷wǎng ( )
3.指出画线句复句类型并仿写一句加在文段后面,要求与前文文意贯通,情感一致。(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各项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明朝文学家蒲松龄,鲁迅对《聊斋》的评价是“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
B.小说中人物的悲欢离合往往能折射出时代和社会的世态人情。鲁迅笔下的孔乙己、莫泊桑笔下的于勒、吴敬梓笔下的范进都让我们难以忘记。
C.法国作家莫泊桑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我的叔叔于勒》就选自其小说集《羊脂球》,其代表作品还有《项链》《巴黎圣母院》《装在套子里的人》等。
D.《世说新语》是由南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5.苏轼云:“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不仅是读小说作品,读古诗词和古文亦是读生活、读人生。在那些作品里,你可赏自然之趣:“槲叶落山路,(1)_________________。”(温庭筠《商山早行》);你可寄思念之情:“但愿人最长久,(2)___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你可悟人生豁达:“(3)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你可抒爱国之志:“欲为圣明除弊事,(4)_________________。”(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你可溯古今:“(5_________________,湘水无情吊岂知?”(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此外,读“(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能让你感受超越客观环境与个人得失、荣辱之胸襟;读“(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能激起你战胜重重困难到达胜利彼岸之壮志。(9分)
6.小樊所在班级举行“走进小说天地”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帮他完成下列任务。(7分)
(1)【群策群力定主题】班级向全班同学征集此次活动主题语,小樊拟出了主题语的前半句,请你从下面语段中的划线句寻找有用信息,帮助她续写后半句,上下句要对仗。(2分)
提起小说,你一定不陌生,那生动的故事,鲜活的人物,一定给你留下过深刻的印象。丰富的情感因经典小说而形成,美好的灵魂因经典小说而塑造,人生的真谛因经典小说而悟得。既然这样,我们何不携起手来,再度走进那一片动人的文学天地?
主题语:走进小说世界,_________________
(2)【研读文本品形象】老师要求同学们从读过的教材推荐名著中,挑选一个小说人物交流阅读体会,仿照小樊写的人物点评,请你再选一个人物,也来写几句阅读心得。(3分)
【示例】祥子,一个旧北京的人力车夫,拉着一辆黄包车在烈日和暴雨下四处奔跑,我从他身上读出了下层百姓生活的辛酸苦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积极思辨明方法】在小说阅读班级网络论坛上,同学们对阅读长篇小说这个话题展开激烈讨论,有同学小邵发表如下帖子,请你根据小樊写的回帖,帮助小樊提炼一个清晰明了的观点。(2分)
小邵发帖:我认为比起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更适合青少年学生阅读。长篇小说的篇幅太长,人物太多,读起来费时费力,而短篇小说篇幅短小,情节动人心弦,人物形象鲜明,短时间内就可以读到多个优秀小说家的作品,获得丰富而多样的阅读体验。
小樊回帖:_________________。经典的长篇小说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髓,在阅读中领略精巧的结构和叙事,解读人物性格的演进变化,理解宏大的主题表达,这不仅能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还能提升我们的思维深度,有益于综合阅读能力的提高,这些都是阅读短篇小说达不到的效果。
二.阅读理解(61分)
7.(1)以下文字材料出自于__________(朝代)__________(作者)所著的一本以__________为主题的章回体长篇小说__________(小说名)。(4分)材料中对“风”的多次描写,有何作用?请结合名著相关内容,简要分析。(4分)
林冲自来天王堂,取了包裹,带了尖刀,拿了条花枪,与差拨一同辞了管营,两个取路投草料场来。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