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6290字。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
语文试卷(BT)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22分)
1.古诗文默写(9分)
(1)《使至塞上》一诗中,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漂泊无定、孤寂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钱塘湖春行》一诗,能够反映唐代盛行在花草欣欣向荣之时骑马踏青风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3)《记承天寺夜游》中,“___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描绘了一个空明澄激、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4)郦道元《三峡》一文中,侧面表现出山势高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问题。(6分)
那些蒲公英已经彻底风干了,花朵成了一朵朵白絮絮的绒球,向晚的风一吹,那些绒球便沸沸扬扬成一朵朵的白絮轻(yíng) ① 地飘起来。花朵是植物的心灵,是一棵树或一棵草的灵魂。而蒲公英的不受禁锢的灵魂已跟着一 ② (lǚ)晚风或绯 ③ 红的流云迢迢悄 ④ 然回到了它的老家去,来年,它们将又会在河畔、在山涧展叶、萌芽、开花,重将燃亮自己的乡野或田园,而一个辗转离乡的人,一个为生计而漂泊,游离自己故园的人,他们什么时候能让自己的心灵回到自己的老家,什么时候能让自己的灵流回到那生育和养育生命的那一片泥土上呢?
(1)为文中①、②处填上相应的字。(2分)
①( ) ②( )
(2)在文中③、④填上相应的拼音。(2分)
③( ) ④( )
(3)文中加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通常律诗可分四联,其中颔联和颈联应该是对仗句。
B.朱德在《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中,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字里行间,饱含着浓浓的深情。
C.《藤野先生》这篇小说,主体内容是写“我”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用典型事件从不同侧面表现了藤野先生的高贵品质。
D.新闻的特点是内容真实,迅速及时,语言简明。
4.综合性学习。(4分)
为迎接2022年4月23日“世界读书日”,光华中学准备开展“快乐读书,幸福人生”主题实践活动,下面是此次活动的几项任务,请你完成。
(1)[任务一]请你为此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任务二]阅读一本书,根据阅读习惯、兴趣或目的不同,可以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此次活动中,学校对同学们的阅读方法进行了一项调查,你是学生代表,请根据示例写出调查表中空格处的内容。(2分)
阅读方法调查表
阅读方法 优点
示例:精读法 能够对作品进行细腻的感受、透彻的理解和广泛的联想
①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部分 阅读理解(48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5—6题(6分)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5.下面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这首诗是崔颢的名作,描写了诗人登黄鹤楼时的所见所感,抒发了吊古思乡之情。
B.首联从神话传说落笔,可谓起笔高远,一个“空”字,似有无限的感慨。
C.颔联是首联的延伸,颈联两句对仗工整,各用一个叠词,富于音乐美。
D.全诗景象前后三变,先是朦胧凄迷,接下来明丽如画,最后归于神异渺茫,风貌有别,诗意也生波澜。
6.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尾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7—10题。(14分)
[甲]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
[乙]《宜都记》曰:“自黄牛滩东入西陵界,至峡口百许里,山水纡曲①,而两岸高山重障,非日中夜半,不见日月,绝壁或十许丈,其石采色形容,多所像类。林木高茂,略尽冬春。猿鸣至清,山谷传响,泠泠不绝。”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山松言:“常闻峡中水疾,书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