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5640字。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七年级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23道题  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静谧(mì)      抖擞(shǒu)      惭愧(cán)       害人听闻(hài)
  B.废虚(xū)      徘徊(huái)      羞怯(què)       漠不关心(mò)
  C.憔悴(cuì)     着落(zhuó)      粗犷(guǎnɡ)     惊慌失措(cuò)
  D.较量(jiào)    参和(chān)      呼啸(xiào)      畏罪潜逃(qiǎn)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哪个时代,英雄的事迹和精神都是      社会前行的强大力量。期盼崇尚英雄      ,光荣永远      ,英雄永不独行。
  A.无论      激励      蔚然成风      传承
  B.尽管      勉励      蔚然大观      传递
  C.无论      勉励      蔚然大观      传承
  D.尽管      激励      蔚然成风      传递
  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少年儿童时期是一生中精神成长的关键时期。②儿童阅读作为一种早期的精神体验、心灵体验,能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还能帮助他们认识世界,形成对于人生、对于未来的基本态度和价值观念。③对于少年儿童来说,培养阅读的兴趣、学会阅读的方法、养成阅读的习惯,可以滋养心灵、塑造审美、增加知识储备,因此我们需要更重视阅读对于少年儿童成长成才的价值。④只有让祖国的“花朵”爱读书、读好书,才能在童年时期打下良好的文化根基,灿烂开放,儿童阅读也才是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
  A.“祖国”“帮助”“灿烂”三个词语分别是动词、名词、形容词。
  B.句②中的“他们”指代的内容是“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
  C.“重视儿童阅读,要让孩子们有好书可读。”这句话适合接在句②后。
  D.句④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极大地增强了语言的生动性。
  4.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4分)
  (1)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狼亦黠矣,然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这个句子出自课文《狼》。作者蒲松龄,字留仙,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文学家,著有文言小说集《聊斋志异》等。
  B.古人称谓有尊称和谦称的区别。如“尊君”是尊称对方的父亲,“家君”是谦称自己的父亲,“令郎”是尊称对方的儿子,“愚兄”是谦称自己。
  C.《五猖会》出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记叙儿时“我”要去看五猖会,父亲却命令背书,待“我”读熟,对去“看会”已觉索然无味了。文章写出了孩子在父母毫不顾及自己心理时的无奈和厌烦。
  D.吴承恩的《西游记》被鲁迅先生称为“神魔小说”。全书故事情节曲折,扣人心弦,其中的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郭巨埋儿、真假美猴王等故事尤为精彩。
  (2)名著阅读(2分)
  嫂嫂要见令郎,有何难处?你且把扇子借我,扇息了火,送我师父过去,我就到南海菩萨处请他来见你,就送扇子还你,有何不可!那时节,你看他可曾损伤一毫。如有些须之伤,你也怪得有理;如比旧时标致,还当谢我。
  这段文字出自《             》,说这话的人是           
  5.古诗文默写(5分)
  (1)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2)            ,不舍昼夜。(《论语》)
  (3)君问归期未有期,            。(李商隐《夜雨寄北》)
  (4)王湾《次北固山下》中,“            ,            ”两句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二、古诗文阅读(14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6题。(2分)
  【甲】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乙】别夔州官吏①
  唐??李白                         唐??刘禹锡
  杨花落尽子规啼,           三年楚国巴城守,一去扬州扬子津。
  闻道龙标过五溪。         青帐②联延喧驿步③,白头俯伛④到江滨。
  我寄愁心与明月,           巫山暮色常含雨,峡水秋来不恐人。
  随君直到夜郎西。         惟有《九歌》⑤词数首,里中留与赛蛮神⑥。
  【注释】①此诗是诗人调任之际所作。②青帐:饯别宴席所设的青色帐篷。③驿步:水驿的停船处。④白头俯伛(yǔ):年老的百姓俯身曲背。⑤《九歌》:诗人在夔州所作的九首《竹枝词》。⑥蛮神:夔州在西南边地,当地人供奉的是蛮神。
  6.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诗中诗人托明月以达情,表现了他对贬谪好友的关切和同情,写的深切感人。
  B.乙诗三、四两句,通过写送行的场面,表现了老百姓对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