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7100字。
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全卷四个大题,共25个小题,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卷为试题卷,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解题作答。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1~5题,每题2分,第6题6分,共16分)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下面小题。
孤独是一种沉淀(dìnɡ),而孤独沉淀后的思维是清明的。静坐或冥(mínɡ)想有助于找回清明的心。无论在身体内外,杂质一定存在,我们没办法让杂质 ,但可以让它沉淀。杂质沉淀之后,就会出现一种清明的状态,此刻头脑会变得非常清晰、非常冷静。所以当心里太繁杂时,我就会静坐,让自己能够得到片刻的孤独,也就是庄子说的“坐忘”。
现代人讲求记性好,要记得快、记得多,但庄子认为“忘”很重要,忘是另一种 的沉淀,叫作“心斋坐忘”。忘是一种大智慧,把烦锁的、干扰的、骚动的忘掉,清空。老子说“空”才能“容”,就像一个杯子如果没有中空的部分就不能容水,真正有用的部分是杯子中空的部分。
物质上的空比较简单,心灵上的空恐怕最难。你要让自己慢慢地从不怕孤独 到享受孤独,才能达到空的 。
感受孤独一定要慢,生命很简单,由生到死。虽然一生都很忙碌(lù),就表示一生什么都没有不看到,生命的开始是为了死亡,还是为了活着的每一分每一秒?与孤独相处的时候多一点思维的空间,生命的过程会不会更细腻(nì)一点?让自己有一段时间走路,下点雨也无妨,这时候就是孤独了。
1. 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淀(dìnɡ) B. 冥(mínɡ) C. 碌(lù) D. 腻(nì)
2. 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清晰 B. 繁杂 C. 烦锁 D. 骚动
3. 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消失 形势 过度 境界 B. 消灭 形势 过渡 意境
C. 消失 形式 过渡 境界 D. 消灭 形式 过度 意境
4. 对文中划线句子的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虽然一生都很忙碌,但表示一生什么都没有看到。
B. 如果一生都很忙碌,就表示一生什么都没有看到。
C. 如果一生都很忙碌,就表示一生什么都没有不看到。
D. 虽然一生都很忙碌,但表示一生什么都没有不看到。
【答案】1. A 2. C 3. C 4. B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A.沉淀(dìnɡ)——diàn;
故选A。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C.烦锁——繁琐:指繁重的杂事,形容繁杂琐碎;
故选C。
【3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辨析和运用。
第一空,消失:(事物)逐渐减少以至没有;不复存在。消灭:消失;灭亡。此处指没办法让杂质不存在,“消失”更恰当;
第二空,形势:指人事上的强弱盛衰之势;事物的发展状况。形式:事物的外形;也有指办事的方法;形式犹言表象。此处指“忘”是很重要的一种形式,“形式”更符合语境;
第三空,过度:超过适当的限度。过渡:由甲事物经过中间阶段转变成乙事物。此处指从“不怕孤独”到“享受孤独”的转变,“过渡”更恰当;
第四空,境界:土地的界限;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意境: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此处指“空”的程度,“境界”更恰当;
故选C。
【4题详解】
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
文中画线句关联词搭配不当。“虽然”是一个表示让步关系的关联词,它通常与“但是”、“却”等表示转折关系的词语连用,来连接两个相互对立或矛盾的分句。然而,在原句中,“虽然”后面并没有跟上合适的转折关联词,而是直接用了“就表示”,这使得句子的逻辑关系变得混乱。因此,将“虽然”改为“如果”,使得句子更符合条件状语从句的表达方式,即“如果一生都很忙碌”是“表示一生什么都没有看到”的条件。其次,去掉了否定词“不”,使得句子的意思更加清晰和准确,即“什么都没有看到”;
故选B。
5. 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我想,这是对读书意义的深刻体悟和精辟总结
②我们的社会难以传承深邃的智慧、伟大的精神
③读书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充实我们的精神世界,提升我们的生命质量
④缺少书籍的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会是一片荒芜和狼藉
⑤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举动
⑥我们的文化也会缺乏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