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4740字。

  绣湖中学八年级语文1月调研试卷
  2024.01
  考生须知:
  1.本科目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120分(含书写分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必须在答题纸的指定区域内填写考场、座位号、姓名、班级等有关信息。
  3.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4.考试结束后,只上交答题卷。
  一、漫步古诗文苑(30分)
  古典诗文,你我共赏。览山川风物,品诗文情韵,让我们一起漫步古诗文苑,感受经典。
  —文化解译—
  1.理解古诗词,完善下列横线上知识。
  解读 诗句 作品
  秋意正浓,落寞渐染。 树树皆秋色,      。 (唐)王绩《野望》
  大漠落日,豪情万丈。 大漠孤烟直,②    。 (唐)王维《使至塞上》
  家园荒芜,慷慨激愤。 柴门何萧条,③    。 (三国)曹植《梁甫行》
  月光皎洁,闲适雅致。 ④      ,⑤       , 盖竹柏影也。 (宋)⑥      《记承天寺夜游》
  荒原大江,豪情万丈。 ⑦        ,江入大荒流。 (唐)李白《渡荆门送别》
  天地迷蒙,⑧    面对迷蒙的江景,漂泊在外的游子不禁发出“⑨     ⑩   ”的慨叹。 (唐)崔颢《黄鹤楼》
  —文体解码—
  南朝写景散文的盛行显露出明晰的山水审美意识,阅读文本,回答小题。
  【甲】
  骈体之称,其意何如?a《说文解字》:“骈,驾二马也。从马,并声。”段玉裁注曰: “骈之引伸,凡二物并曰骈。”其所概括的,就是此种文体的最突出特点——b 语句的平行、对称。这个特点既是中国语言和汉字的单音节、多声调特点决定的;c 同时也是这种文体的美学追求。南朝骈赋在词采、d 用典和音韵等方面有其独特历史渊源与审美价值。它是魏晋南北朝文学的代表样式,也是魏晋南北朝文学最为壮丽的奇观。
  (节选自《南朝骈文初探》)
  【乙】
  高松赋
  〔南朝??梁〕沈约
  郁彼高松,栖根得地,托北园于上邸,依平台而养翠。若夫蟠株耸干之懿① ,含星漏月之奇,经千霜而得拱,仰百仞而方枝。朝吐轻烟薄雾,夜宿迷鸟羁雌② ,露虽滋而不润,风未动而先知。既梢云于清汉,亦倒景于华池,轻阴蒙密,乔③柯布护,叶断禽踪,枝通猿路。听骚骚于既晓,望隐隐于将暮,暧④平湖而漾青绿,拂缯绮而笼丹素。于时风急垄首寒浮塞天流蓬不息明月孤悬,檀栾⑤之竹可咏,邹枚⑥之客存焉。
  (选自《全梁文。卷二十五》)
  【注释】①懿(y??):美好。②羁雌:失偶的雌鸟。③乔:高。④暧:这里指使昏暗,不明朗。⑤檀栾:美好的样子。⑥邹枚:汉代邹阳、枚乘的并称,两人皆以才辩著称。
  【丙】
  赠从弟(其二)
  〔东汉〕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2.【甲】文中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处是(   )
  A.a B.b C.c D.d
  3.根据提示,解释【乙】文中下列句子加点字的意思。
  ①露虽滋而不润(提示:成语推溯,联系成语“虽死犹荣 ”)(       )
  ②乔柯布护(提示:联系课内,关联《与朱元思书》“横柯上蔽 ”)(      )
  ③叶断禽踪(提示:成分分析,根据词语在文中的语法位置推断词义)(       )
  ④听骚骚于既晓(提示:结合语境,联系下句“望隐隐于将暮 ”)(      )
  4.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于时风急垄首寒浮塞天流蓬不息明月孤悬
  5.根据乙文内容,完成下面阅读任务单。
  文中原句 松树特点 写作手法
  生长环境优越 环境烘托
  经千霜而得拱,仰百仞而方枝。        正面描写
  朝吐轻烟薄雾,夜宿迷鸟羁雌。 无私庇护生灵     (修辞手法)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