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8450字。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语文试题共8页,包括三道大题,共25道小题。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为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您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题时,请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题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15分)请在答题卡相应的田字格中或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第1小题2分,第2—5题每句1分)
1.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各题。
一个国家的繁荣,离不开人民的奋斗【甲】一个民族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
历史长河里,中华民族曾经历风雨如晦的动荡年代,度过波涛①汹涌( )的艰苦岁月;长期奋斗中,中国人民曾濒临一次又一次挑战。我们曾被A断章取义的污蔑,也B矫揉造作的蹂躏。然而,“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乙】在每一次C间不容的危急时刻,中国人民从不低头,勇于斗争,用不屈的坚毅书写了彪炳史册的D丰功伟绩在每一次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中国人民从不退缩,随机应变,以民族的智慧书写下气壮山河的英雄史诗,孕育了以伟大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和梦想精神为内涵的民族精神。我们的民族精神,不但蕴藏于诸子百家、诗词曲赋,闪耀于大好河山、广袤粮田中且凝结于同心同德、交织交融的56个民族,体现于为实现梦想而执着前行的历程里。
敬畏过去,我们以丰厚的历史唤醒灵魂;畅想未来,我们从独特的精神②(jí qǔ)______力量:中国少年,必将生生不息。
(1)给语段①处填写拼音,②处填写汉字。
①汹涌( ) ②jí qǔ______
(2)结合语境,选出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断章取义 B. 矫揉造作 C. 间不容发 D. 丰功伟绩
(3)下面选项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的民族精神,不但蕴藏于诸子百家、诗词曲赋,闪耀于大好河山、广袤粮田中;而且凝结于同心同德、交织交融的56个民族,体现于为实现梦想而执着前行的历程里。”这句话是并列复句。
B. 《敬业与乐业》体现了“敬业乐群”“安其居乐其业”的中华民族精神,作者梁启超。
C. 毕淑敏《精神的三间小屋》独辟蹊径,从一个独特视角提出了人类精神大厦的建设问题,令人耳目一新。
D. “一个国家的繁荣,离不开人民的奋斗。”是一个单句。
(4)语段中【甲】【乙】两处应使用的标点符号依次是( )
A. ,”, B. ,,” C. :”, D. :,”
【答案】(1) ①. xiōng yǒng ②. 汲取 (2)B (3)A (4)C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音。
①汹涌:xiōng yǒng,水势很大,猛烈地向上涌。
②汲取:jí qǔ,意思是吸取、吸收。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断章取义:不顾文章 或讲话的原意,孤立地取一段或一句的意思。使用正确;
B.矫揉造作:形容装腔作势,极不自然。句中与“蹂躏”搭配,使用不当;
C.间不容发:比喻情势危急到了极点。也比喻文字精练、严谨,没有一点破绽。使用正确;
D.丰功伟绩:意思是对社会作出突出贡献,创造过巨大业绩。使用正确;
故选B。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基础知识。
A.这句话是递进复句;
故选A。
【小问4详解】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甲】“一个国家的繁荣,离不开人民的奋斗”与“一个民族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为并列关系,中间用分号衔接;
【乙】“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为完整引用,且与后文“在每一次间不容的危急时刻……”等内容构成完整一句话,句末用后引号和逗号;
故选C。
2.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吟诵《行路难》时,我会用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 ”的诗句来激励自己勇于面对困难,实现梦想。
(2)品读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时,“ , ”两句,让我明白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道理,面对世事变迁,我们要保持豁达乐观的态度。
(3)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说“ , ”,他以“古仁人”为榜样,否定了被个人得失和环境变化所支配的情感。
(4)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的张桂梅,身患重病却始终冲锋在教学一线,培养帮助近2000名贫困山区女孩求知求学,走出大山。我们可以用李商隐《无题》中的“ , ”为她的这种奉献精神点赞。
【答案】(1)直挂云帆济沧海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解析】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