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题,约10670字。
九年级语文试卷23-24学年第一学期
时量: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方山水育一方文化。作为拥有湖湘气韵的明德学子,我们在湖湘文化的浸润下成长成才。为此,明德集团某班的求真组、乐学组和善思组开展了一系列“增强文化自信”的主题活动。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1.下面是求真组的同学在生活中碰到的易错字音字形,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在为课文《枣儿》中的旁白“从身旁晒满红枣的竹匾子里抓一把枣儿,喃喃自语。”配音时,老师提醒小文不要将“喃喃(nán)自语”读作“喃喃(lán)自语”。
B.在“我的榜样”主题分享会上,喜欢绘画的小语分享了美学大师朱光潜(qiǎn)的故事,而酷爱话剧的小文向大家介绍的是著名编剧何冀(jì)平。
C.小文在做字词归纳时重点提醒自己不要因形似造成误写,如:“要诀”不能写成“要决”,“侦缉”不能写成“侦辑”。
D.小文写作时有一些成语字形误写,同桌替他修改如下:“信手粘来”应写成“信手拈来”,“咬牙垛脚”应写成“咬牙跺脚”。
2.下面是乐学组写的长沙介绍词,其中加点词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长沙,历史名城,文化之都。她是湖湘文脉的源头,也是楚汉名城、屈贾之乡、红色故里。杜甫江阁,朝朝暮暮与行云流水相伴,登楼望,景意兼收;岳麓书院,依山而建,傍水而居,亭台楼阁,雕梁画栋,步入其中,“千年学府”的历史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橘子洲头,沙鸥点点,浮光掠影,至此地者,可身临其境地感受毛主席笔下“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寥廓。
A.朝朝暮暮 B.雕梁画栋 C.浮光掠影 D.身临其境
3.下面是善思组写的《点文化自信之灯,筑中华复兴之路》演讲稿中的一段话,其中表述正确的一句是( )(2分)
A.中华民族创新了绵延大约五千多年的灿烂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B.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发展、传承、创新的精神支柱。
C.青少年既应有本土文化情怀,又要有国际文化视野,以适应新时代的文化自信要求。
D.通过不断唤醒、激励青年,让青年不断调整自己的人生发展规划,使其个人的成长需求与党和国家的发展需求同频共振。
4.求真组在编辑“品经典人物•悟生活魅力”这个栏目时,引用了余秋雨评价苏轼的一段话,但他不小心打乱了顺序,请你帮忙整理。下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到了黄州的我是觉悟了的我,与以前的东坡是两个人。”
①苏东坡的这种自省,不是一种走向乖巧的心理调整。
②艰苦的物质生活,又使他不得不亲自垦荒种地,体味着自然和生命的原始意味。
③在这一过程中,佛教帮了他大忙,使他习惯于淡泊和镇定。
④而是一种极其诚恳的自我剖析,目的是想找回一个真正的自己。
⑤他,真正地成熟了,与古往今来的大家一样,成熟于一场灾难之后,成熟于灭寂后的再生。
⑥这一切,使苏东坡经历了一次整体意义上的脱胎换骨,也使他的艺术才情获得了一次蒸馏和升华。
A.⑤①④②③⑥ B.①④②③⑤⑥ C.①④③②⑥⑤ D.⑤⑥①④③②
5.下面是乐学组摘抄的文学常识,其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屈原》作者郭沫若,是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历史剧《虎符》《棠棣之花》。
B.《战国策》是一部纪传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西汉刘向所著,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12策。
C.《乐府诗集》是中国古代的一部诗歌总集,北宋郭茂倩编。汉乐府民歌大多是叙事诗,这些诗真实地表达了人民的喜怒哀乐。《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
D.岑参,盛唐边塞诗人的代表人物,其诗风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其代表作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逢入京使》。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