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530字。
阳江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义务教育质量监测
八年级语文试卷
说明:
1.全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2.答卷前,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相应的信息,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运用(29分)
1.默写古诗文。
(1) ,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2)天接云涛连晓雾, 。(李清照《渔家傲》)
(3)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4) ,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
(5)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从动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的句子是: , 。
(6)陶渊明在《饮酒》(其五)中表现自己俯仰之间悠然自得,与自然融为一体的诗句是:“ , 。”
(7)同写战争,杜甫笔下满目萧然: , 。(《春望》);李贺抒发豪情壮志,誓死报国: , 。(《雁门太守行》)
2.前段时间,老师在讲诗歌时,提到了我国文化当中的独有的文化现象——意象,一下子就抓住了同学小涵的兴趣点。老师说: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通俗来讲,就是让某种物品承载着某种情感或意义。如:周敦颐的《爱莲说》赋予了莲花高洁的品质。莲,就是意象,象征着高洁;“举头望明月”中“月”是意象,被赋予了思念之情等等。
小涵在收集诗歌意象与诗句之间的联系时,发现自己有一个拿不准,现在请同学们帮她指出错误的一个,并写明该意象象征的品质或情感。
甲: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菊:隐士的高洁品质
乙: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西窗:思念亲人的感情
丙: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月:思念家乡的情感
丁: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梅:高傲的品格
答:( )。 的意象是: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崇高是一种精神,跨越浩瀚无垠的时间沧海,历久弥新;崇高是一种情怀,穿越( )的历史云烟,更臻醇厚;崇高是一种品格,阅尽cuī kū lā xiǔ的时代风雨,动人心魄。
仰慕崇高,呼唤崇高,是一个民族自尊自强的表现和希望所在。不朽的文学作品和( )的历史告知人们,崇高的精神不是背离人性,不是不讲人情,不是wú dòng yú zhōng,而是在更高层次上juān kè人情与人性的伟大。为了民族强盛,泱泱华夏,滚滚长河,有多少华夏脊梁( ),青丝变白发。
怀着敬意去研读历史,让我们去触摸那些鲜活灵动的灵魂,去品读这些经典隽永的文字,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命,追求崇高的人生境界。
3.根据短文拼音,在括号内填入合适的词语。
( ) ( ) ( )
4.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目不暇接 鲜活 处心积虑 B.眼花缭乱 喧嚣 挖空心思
C.眼花缭乱 鲜活 殚精竭虑 D.目不暇接 喧嚣 殚精竭虑
5.文段划线句存在语病,请修改并写在横线上。
6.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阳江市八年级学生准备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活动,你和同学小影加入了“最美乡音”组,“最美乡音”组计划在鸳鸯湖公园举行粤剧《帝女花》等经典曲目的汇报演出。
资料卡:
粤剧又称大戏或者广东大戏,是广东艺人吸纳外省入粤戏班的戏曲声腔,加以易语而歌并融进本地的歌谣、小曲而形成的剧种。粤剧源自南戏,自嘉明朝嘉靖年间开始在广东、广西出现,是揉合唱做念打、乐师配乐、戏台服饰、抽象形体等等的表演艺术。最初演出的语言是中原音韵,又称为戏棚官话。到了清朝末期,文化人为了方便宣扬革命而把演唱语言改为粤语,使广东人更容易明白。粤剧名列于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