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2640字。

  《散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运用精巧的细节描写表现主题的方法,体会人物形象美。
  2.品味揣摩语句,感悟语言对称之美。
  3.把握文章主旨,体会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及对生活的高度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
  1.品味揣摩语句,把握文章主旨。
  2.理解“我”对生活的使命感。xkb1.com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但对生 活的观察不够细致,缺乏生活体验,又由于社会上一些不良因素的误导,许多学生尊老爱幼的观念比较淡薄,没有形成正确的家庭伦理观,因此需要教师进一步加强教育。
  课时分配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体现着人世间美好的情感——亲情。其实,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一直都沐浴着亲情。哪位同学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都感受到了哪些亲情?(学生举例回答,教师予以肯定)像在日常生 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聊天等等,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这样平常的小事,也能体现出浓浓的亲情。《散步》这篇课文就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散步》,那里有南方初春的田野,有阳光下的金色菜花,有水波粼粼的鱼塘,还有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的情感涟漪……
  二、尊老爱幼 形象美
  1.自由朗读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1)散步的地点是:__田野__。
  (2)散步的季节是:__初春__。[]
  (3)散步的人有:__“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__。
  (4)散步的过程发生了:__分歧__。(用原文的一个词来回答)
  (5)结果如何?_ _“我”背母亲,妻子背儿子,一起走小路__。
  (6)根据以上信息,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
  本文通过记叙祖孙三代在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表现了一家人之间互敬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2.教师配乐范读课文,学生思考下面问题:
  散步的过程中出现了什么样的分歧?决定权在谁?分歧是如何解决的?
  明确: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况且母亲身体不好,本不愿出来。(文中第2段 交代了母亲的身体情况,为下文埋下伏笔。注意第3段的“熬”字。)儿子要走小路,因为小路有意思。决定权在“我”。“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但是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