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900字。

  永定区2023年秋季学期八年级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语  文
  题   号 一 二 三 总  分
  得   分
  考生注意:本卷共三道大题,满分120分,时量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互联网不仅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学习方式,而且极大地影响着我们的语言、文化、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八年级开展“我们的互联网时代”综合性学习,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小文对遇到的易错字音、字形的整理,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倔(juè)强 悄(qiǎo)然 要塞(sài) 诚惶诚恐
  B.不逊(xùn)    教诲(huǐ)       殚(dān)精竭虑   密匝匝
  C.盎(ànɡ)然   踌躇(chú)    遒劲(jìnɡ)     慷慨激昂
  D.不辍(chuò)   丘壑(hè)     络绎(yì)不绝     狼籍
  2.同络阅读时关注了成语运用,下列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学习语文就是要会断章取义,抓住关键语句,准确把握文章主旨。
  B.俄乌局势胶着,乌克兰祸不单行又陷暴风雪灾害。在乌克兰局势艰难之际,美国却是无暇顾及。
  C.北京冬奥运会开幕式现场,各国代表团的旗帜图案设计巧妙,特色鲜明,让人眼花缭乱。
  D.最近播出革命历史大剧《问苍茫》,网友对剧中饰演宋庆龄的演员严厉抨击,剧中的她在丈夫面前低眉顺眼,充满了表演痕迹。
  3.读下面这段新闻稿,完成(1)(2)小题。
  (1)新闻中语句及标点符号没有错误的一句是(  )(2分)
  ①10月10日,“吴冠中”张家界游记散文有奖征集活动结果揭晓,江西作家温用智的应征作品《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阅读笔记》荣获一等奖。②经专家评选,《水边的修辞》《张家界的石头》等两篇作品获得二等奖,《清凉张家界》《循着金鞭溪寻梦武陵源》等7篇作品获得三等奖,另有100篇作品获得优秀奖。③通过本次活动,使我们深切缅怀张家界旅游宣传功臣、国画大师吴冠中先生;④用文学的力量展示世界罕见的《张家界地貌》自然奇观,进一步促进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A.①         B.②              C.③         D.④
  (2)给修改后的新闻拟一个标题。(2分)
  4.下列关于传统文化或文学常识,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人们常把 “何时” “何地” “何事” “何人” “何故” “如何” 称为新闻的 “六要素”。
  B.孟子,名轲。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C.《白杨礼赞》运用象征手法,以参天耸立、不折不挠的白杨树象征坚韧、勤劳的北方抗日军民,歌颂他们在民族解放斗争中的朴实、坚强和力求上进的精神。
  D.“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冠”,指冠礼,古代男子十八岁行此礼,表示成年。
  5.下列对网络热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这泼天的富贵你可要接住呀。(“泼天的富贵”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B.山东淄博烧烤频频“出圈”,一跃成为网络“顶流”,“进淄赶烤”,是不少网友关注的热点。(“赶烤”运用谐音“赶考”)
  C.“把快乐穿在身上”。色彩缤纷的穿搭,兵马俑、唐三彩、唐墓壁画中早已有“多巴胺”风格的存在。(“把快乐穿在身上” “多巴胺”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D.时代拐点,中国如何领跑数字经济“新赛道”?(“新赛道”的含义进一步演化,指一切新的起点、新的征程,以及新的努力、新的气象等。)
  6.网络时代,取一个好的网名,既能展示自己独特的个性,又能体现高雅的志趣,如“小桥流水”、“大漠孤烟”等。请你给自己取一个别致的网名,并说说它的由来和含义(网名要求积极健康)。(3分)
  网名:             ,由来和含义:                                
  7.语文老师让同上查阅关于散文的资料,同学小明却借此“刷抖音”,作为语文课代表你怎样劝阻他?(2分)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7分)
  徜徉于古诗文的天地,我们会有精彩的发现:古诗文中有景,“大漠孤烟直,        
  ”写出了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几处早莺争暖树,                          ”
  描绘了早春的动态图景。古诗文中有情,“报君黄金台上意,                          ”表达出诗人的报国之志;杜牧在《赤壁》中用典,以“                            ,
  ”来抒发不平之气。古诗文中有志,我们从“富贵不能淫,
  ,                        ”(《富贵不能淫》)中感受到大丈夫的气节和胸襟。
  二、阅读(46分)
  (一)读古诗,完成9—10题(5分)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9.对上面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春望》首联中“破”字写出国都破败的悲凉状况,“深”字呈现了荒草丛生的凄凉情景。
  B.《春望》记录了诗人在战乱中的所见所感,抒发了忧国思亲之情,深沉蕴藉,感动人心。
  C.《绝句》中“江碧鸟逾白”一句,诗人以江水的碧绿与鸟羽的洁白相衬,色彩明丽清新。
  D.《绝句》由对眼前故乡美景的描写转为直抒胸臆,笔意急转,表达了深切的思念之情。
  10.杜甫《春望》中的“感时花溅泪”、《绝句》中的“山青花欲燃”都借花传情。结合内容,分别说说诗人是如何借“花”传情的。(3分)
  (二)阅读下列文言语段,完成11—14题。(14分)
  【甲】                       愚公移山(节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