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4280字。
河南省开封市五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联考语文试题
( 考试时长: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表演是人类的本能,只要这个本能没有消失,戏剧也就不会消亡。随着生活方式和感知方式的改变,戏剧的演出环境和表现手段也在不断变化。在戏剧出现以前,人类祖先已经不知在打谷场上,在祭祀庆典活动中表演了多长时间,才逐渐学会了在舞台上表演,而后又学会了在摄影机或摄像机镜头前表演。对着话筒表演。“然而。用动作和语言的形式来讲述一个戏剧性故事这一基本特点却始终未变。”“今天虽有了四种媒介。但仍然只有一个剧作家。他所面临的任务是集中注意于情节、人物、对话和主题的基本因素上。”这话是美国戏剧家小巴斯费尔德在1958年说的。当今,戏剧的传播媒介与交流方式已经远不止于舞台、银幕、荧屏、无线电四种。“环境戏剧”把各种日常生活空间转化为戏剧审美空间的努力,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结合数码技术进行表演,也正在成为一种新兴的戏剧形式。正如马丁•艾思林所说:“尽管各种戏剧形式在技术上和美学上有所不同,它们归根到底都是戏剧。”艾伦•卡斯蒂曾就此专门写过一本书.名为《电影的戏剧艺术》。详尽论述了电影中的戏剧性问题。他认为,“电影的主导模式始终是戏剧的:即以充满动作和力量的、直接的形式体现人类生活。在这里,电影要素与戏剧要素是相互起作用的。”当一个导演需要表达其对人生的看法时。“他总会找到一定的戏剧结构、冲突的模式去体现这一观点。他会运用一定模式的镜头、人与物的关系以及剪辑方式,将这一观点变成视觉形象”。戏剧非但没有消亡。反而因为新兴传播媒介的不断涌现而获得了更大生存空间。
戏剧以舞台艺术的形式。表现人生。评判人生;电影则以镜头摄取人生,展现人生。以银幕画面的形式表现艺术家的人生感悟。二者的表现对象大致相同。区别主要体现在艺术媒介和创作构思上。近代厢式舞台是一个三维空间。人物和剧情虽属虚拟。但演员和布景道具却是实体。演员是活的,上下场方便.布景道具迁换起来就不是那么容易了。所以,如何用有限的舞台空间和演出时间。表现广阔的人生世相。就成为戏剧构思的关键问题。
电影是由一个个长短不等的镜头剪辑而成的。拍摄的时候,演员在动。镜头也在动。导演可以运用推、拉、摇、移、跟镜头等方式,拍下远近不等的动作画面。远景能容得下千军万马:近景和特写则可以让观众看得清人物动作的细节甚至一个眼神。把这些镜头用切、划、淡、化等方式衔接起来,就形成了一部影片的蒙太奇结构。“蒙太奇”(montage)一词来自法语,原意是图画的组织,特指电影镜头的连接方式。最先发现电影蒙太奇的奥秘,并做出理论阐释的是苏联电影导演爱森斯坦和普多夫金。爱森斯坦认为,两个镜头连接起来所产生的意义,要大于单个镜头本身的含义。人们经常以爱森斯坦的代表作《战舰波将金号》来论述电影艺术的蒙太奇性质。但爱森斯坦本人却认为。这部表现“革命的兄弟情谊”的影片,“按其动作看则是一出戏剧”,“符合最经典的悲剧结构形式——五幕悲剧的形式”。他在构思的时候。“采用经过许多世纪考验的悲剧结构来作为初步分割这出戏的基础”,然后用镜头作进一步的细分,再按一定的情绪节奏重新组织起来,从而形成影片的蒙太奇结构。也就是说,蒙太奇是电影用以表现其戏剧性内容的形式,而不是电影的全部。
从爱森斯坦开始,人们对电影蒙太奇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总结出了各种蒙太奇语法(组合方式),如连续、平行、交叉、对比、隐喻、抒情等。乌拉圭人丹尼艾尔•阿里洪的《电影语言的语法》,就是系统论述这个问题的。后来,法国电影学家安德烈•巴赞针对蒙太奇理论的形式化倾向。提出了他的“长镜头理论”。又叫“场面调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生活方式和感知方式的改变带来了戏剧演出环境和表现手段的改变,但用动作和语言的形式来讲述戏剧性故事的基本特点始终未变。
B.电影中的远景和近景作用不同,远景能呈现庞大的场景,近景能呈现动作的细节,它们通过切、划、淡、化等衔接方式组成了电影。
C.包括爱森斯坦在内的艺术家们对蒙太奇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并逐渐总结出了各种蒙太奇组合方式,如连续、交叉、对比、抒情等。
D.摄影机就像是观众的机能高度发达的眼睛,但又不同于人眼,它不仅能远离对象达到任何距离,还能把全部注意力集中于一个细节。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艾伦•卡斯蒂在《电影的戏剧艺术》详细论证了电影中的戏剧性问题,他认为电影始终以充满动作和力量的形式体现人类生活。
B.虽然爱森斯坦的《战舰波将金号》常被用来论述电影艺术的蒙太奇性质,但其作者却认为蒙太奇只是一种形式而非电影的全部。
C.《电影语言的语法》系统论述了蒙太奇理论的形式化倾向,其作者认为电影艺术的完整性建立在拍摄对象时空结构的统一性上。
D.普多夫金通过分析梅耶荷德的《森林》和奥赫洛普科夫的《四处奔逃》两部电影,探讨了电影镜头切分与重组生活时空的方式。
3.下列选项,不能体现“蒙太奇”理论及其特色的一项是( )(3分)
A.电影《夏洛特烦恼》采用时空穿越的方式,讲述了主人公夏洛意外重返青春后走上人生巅峰,但最终又陷入绝望的故事。
B.电影《封神》采用平行叙述的方式,一面讲述商纣王的暴虐无道、引发天谴的经过,一面呈现质子姬发觉醒反抗的过程。
C.电影《卧虎藏龙》在呈现玉娇龙心理层次诡谲复杂的特点,将其白天循规蹈矩的片段和晚上偷练武功的镜头交叉在一起。
D.电影《爱乐之城》在保证男女主人公故事连贯性的同时,通过画面的变化与组合来创造意境,从而获得充满诗意的效果。
4.根据本文内容,下列选项中关于戏剧与电影的关系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二者都是用动作和语言的形式来讲述一个戏剧性故事。
B.电影要素和戏剧要素是相互作用的,电影的主导模式始终是戏剧的,即以充满动作和力量的、直接的形式体现人类生活。
C.两者均表现人生,评判人生,戏剧主要采取舞台艺术的形式,而电影采用银幕画面的形式。
D.戏剧在时空处理上会有局限性,电影将会用技术手段来解决这一难题,其本身就具有戏剧的性质。
5.话剧《雷雨》即将翻拍成电影并打算冲击中国电影华表奖。请你结合材料给导演提出合适的建议。(5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头发的故事
鲁迅
星期日的早晨,我揭去一张隔夜的日历,向着新的那一张上看了又看的说:“阿,十月十日,今天原来正是双十节①。这里却一点没有记载!”
我的一位前辈先生N,正走到我的寓里来谈闲天,一听这话,便很不高兴的对我说:“他们对!他们不记得,你怎样他;你记得,又怎样呢?”
这位N先生本来脾气有点乖张,时常生些无谓的气,说些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