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720字。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归去来兮辞》是人教版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第一课。《归去来兮辞》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抒情小赋,也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这篇文章作于作者辞官之初,叙述了他辞官归隐后的生活情趣和内心感受,表现了他对官场的认识以及对人生的思索,表达了他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情操。作品通过描写具体的景物和活动,创造出一种宁静恬适、乐天自然的意境,寄托了他的生活理想。语言朴素,辞意畅达,匠心独运而又通脱自然,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有很强的感染力。结构安排严谨周密,散体序文重在叙述,韵文辞赋则全力抒情,二者各司其职,成“双美”之势。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体会感悟作者返朴归真的人生志趣与人生境界,能对作者的思想进行简单辨析。
2.朗读并背诵全文,在朗读与背诵中体悟作者情感,了解辞赋的特点。
3.弄懂并积累“来、之、而、以、谏、眄、审、容膝、策、矫、盘桓、棹、窈窕、遑遑、皋、委、怀、聊、乘化”等字词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
讲授法、诵读法、讨论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而热爱田园生活的积极精神,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追求。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归纳实词、虚词的用法,掌握省略句、倒装句两种句式。
【教学难点】
让学生体会陶渊明的辞官归隐的原因及其人生追求与高洁品质。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
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作者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簇簇幽幽香菊在院子里静放,娇美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山涧清泉一直流过家院门口。早上,雾色渐渐散去。透过微薄的阳光,一位老人拿着锄头,提着竹篮,向院中走去。“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他吟唱诗句,步履悠闲地跨进了院子。
他便是陶渊明。
【设计意图】陶渊明,远离尘世,隐归田园,从作者入手,更能吸引学生兴趣。且充满了文学色彩和语文风格。
二、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1.作者简介: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 ),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 ”,有《陶渊明集》。
2.写作背景:陶渊明四十一岁那年(公元405年)最后一次出仕,做了约八十天的彭泽令。陶潜归隐是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