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640字。
高二选择性必修下《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学习提示
《归去来兮辞(并序)》的“序”以散体叙事,“辞”以骈体抒情,二者相得益彰。“辞”的部分是阅读的重点。作者反复铺陈、连续咏叹,抒写自己回归田园、重返自然的欢愉,也透露出对自我与世俗、生命与自然的思考。阅读时要注意理解作品所呈现的情感状态和人生境界,感受其骈偶押韵的语言特色。
魏晋时期,文坛上已开始流行雕饰堆砌之风,这两篇文章却堪称其中的清流:虽然也锤炼语言,却不追求藻饰,不滥用典故,以淡雅生动为本;文辞精致,佳句甚多,却又不失素朴自然之美。研习时可反复诵读,涵泳品味。
学习目标:
1.思考陶渊明的选择,理解他对自我与世俗、生命与自然的思考。
2.理解作品所呈现的情感状态和人生境界,体会陶渊明诗文“平淡自然”的风格。
导入:
诗人荷尔德林说:“人生充满劳作,然而人要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音乐人高晓松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一直以来,“诗意”两个字似乎就是人们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那么,提到诗意,就不能不说陶渊明,不独因为那美丽的桃花源早已成为整个社会的幸福憧憬,单是那一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诗意无穷,令无数人心向往之。田园诗是陶渊明给中国文学增添的一种新题材,可是同学们是否想过,陶翁为何如此喜爱田园?又为什么要大量描写这种为一般士大夫所不齿的农耕生活呢?今天的学习也许可以给我们一些答案,让我们走进《归去来兮辞》。
第1课时
任务一、结合《高考调研》了解作者,背景,辞赋特点。
任务二、结合挖空,梳理文意。
任务三、你的疑惑和欣赏之处。
任务一、结合《高考调研》了解作者,背景,辞赋特点。
1.作者介绍
陶渊明(约365- 427),一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自称“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东晋诗人、辞赋家、散文家。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建威参军、彭泽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令,八十多天便弃官而去,从此归隐田园。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