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990字。

  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阳光调研试卷
  七年级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19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
  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
  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雪,是冬天的精灵,是美丽的化身;雪,是诗人的情愫,是大地的歌声。学校组织了以“雪”为专题的学习活动,同学们决定围绕以下任务学习。
  吟雪??落地成诗
  1.读下面描写雪的文字,按要求答题。(7分)
  冬夜拥被而眠,觉寒气袭人,蜷缩不敢动,凌晨张开眼皮,窗帘隙处有强光闪映大异往日,起来推窗一看,——啊!白茫茫一片银世界。竹枝松叶   ①   (A.顶  B.沾)着一堆堆的白雪,老树也都   ②   (A.嵌B.镶)了银边。朱门与蓬户同样蒙受它的沾被,雕栏玉qì(    )与瓮牖桑枢没有差别待遇……雪最有益于人之处是在农事方面,俗语所说“瑞雪zhào(    )丰年”。我自己也有过一点类似的经验,堂前有芍药两栏,书房檐下有玉簪一畦,冬日几场大雪扫积起来,堆在花栏花圃上面,不但可以使花根bǎo(    )暖,而且春雪   ③   (A.融B.溶)成了天然的润溉,大地回苏的时候果然新苗怒发,长得十分zhuó(    )壮,花团锦簇。
  (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雕栏玉qì(    ) 瑞雪 zhào(    )丰年 bǎo(    )暖 zhuó(    )壮
  (2)在语段中画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词(填写序号即可)(3分)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2.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古诗名句。(7分)
  古诗中的风霜雨雪、春花秋月大多寄托着作者的思绪感情,需要仔细吟咏,反复品味。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①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将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景。《夜上受降城闻笛》中“②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描绘大漠似雪,月华如霜,凄凉之感顿生。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③________,④________”,借花鸟表达叹飘零、感离恨的心境。《江南逢李龟年》中“⑤________,⑥________”,杜甫借花传达个人身世之悲和对一个繁华时代落幕的慨叹。《夜雨寄北》中“⑦________,却话巴山夜雨时。”想象回家团聚后剪烛西窗,共话今宵夜雨的情景,把眼前的凄苦兑换成未来团聚的快乐。
  3.四大名著里有属于自己的“冰雪”世界,有人这么说:
  《红楼梦》“琉璃世界白雪红梅”是最美丽的雪景;《三国演义》“刘关张三顾茅庐”是最博大的雪景;《水浒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是最畅快的雪景;《西游记》“师徒险渡通天河”是最虚假的雪景。
  请你解释:为何“师徒险渡通天河”是最虚假的雪景?(2分)
  4.辛弃疾写白梅:“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有人说, “雪精神”是刚毅、仁善、包容的精神。你觉得《西游记》中哪个人物具有此种“雪精神”,请围绕“雪精神”的一方面具体阐述。(3分)
  5.读《节气日历》相关信息,完成任务。
  冬至 节气日历
  2023年12月22日星期五
  【今日主题】 冬至已至,春归有期
  【节气对联】 天寒地冻,________,大雪飘飘添暖意。
  昼短夜长,________,罡风冽冽接阳春。
  【节气简介】 “冬至一阳生、天地阳气回升”,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在时年八节当中,冬至的重要程度不亚于立春岁节。在中国南方地区,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习俗。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节气配图】
  (1)选用下列词语,补全【每日对联】。(2分)
  绽红    河柳    正    春草    山梅    欲    萌翠    染霜
  上联:天寒地冻,________,大雪飘飘添暖意
  下联:昼短夜长,________,罡风冽冽接阳春
  (2)【节气配图】里所配图像是否贴切?请结合《节气日历》的内容说说理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品雪??各美其美
  请你品读下面诗文,完成任务。
  【甲】 雪诗八首(其一)
  苏轼
  石泉冻合竹无风,夜色沉沉万境空。
  试问静中闲侧耳,隔窗撩乱扑春虫,
  【乙】 咏雪
  刘义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丙】记雪月之观①
  沈周
  丁未之岁,冬暖无雪。戊申正月之三日始作,五日始霁②。风寒冱③而不消,至十日犹故在也。
  是夜月出,月与雪争烂。坐纸窗下,觉明彻异尝。遂添衣起,登溪西小楼。楼临水,下皆虚澄④,又四囿于雪,若涂银,若泼汞,腾光照人,骨肉相莹。月映清波间,树影滉弄,又若镜中见疏发,离离⑤然可爱。寒浃⑥肌肤,清人肺腑。
  (有删改)
  【注】①本文为沈周六十二岁时作。沈周,画家,文学家。②霁:雨后天晴或雪后天晴。③冱(hù):寒冷凝结。④虚澄:空虚清澈。⑤离离:历历分明。⑥浃(jiā):透。
  6.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4分)
  (1)俄而雪骤(    )
  (2)撒盐空中差可拟(    )
  (3)离离然可爱(    )
  (4)若涂银(    )
  7.翻译【丙】文中画线句子。(2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