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430字。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语文
温馨提示:
1. 本试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 不要在本试题卷上答题,选择题与非选择题答案分别填涂、书写在“答题卡”指定的答题区。
3. 考试开始前,请将姓名和考号写在本页上方空白处;“语文答题卡”上的有关事项,按“特别注意”的要求填写。考试结束,应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3题
轻轻打开语文课本,美丽的四季向我们走来。春天里花团锦 cù,美不胜收,我们闻到了酝酿在空气中的泥土气息。夏季的雨热烈粗犷,万物争先恐后地生长。秋天各种色彩都极富韵味,山上一片片的飞红,宛如落日余晖。冬天则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部奉献给可爱的水藻。我们在自然中感悟着世间的真情:史铁生在秋风落叶中与母亲 jué 别,感慨一生要好好儿活;莫怀戚在春日田野的散步中用爱与责任化解分qí ,背负起继往开来的希望。
阅读,既让我们欣赏到沿途的美景,又增长了学问,更让我们心怀美好与高贵,不断奋力前行!
1. 请为上文这段话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分)
(1)花团锦cù (2)酝 酿 (3)粗犷
(4) jué 别 (5)分qí
2. 下列词语中的"胜"与"美不胜收"中的"胜"同义的是( )(2分)
A.数不胜数 B.战无不胜 C.名胜古迹 D.不胜其烦
3. 与语段中“冬天则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部奉献给可爱的水藻”一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山上一片片的飞红,宛如落日余晖。
B.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的跳舞。
C.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D.他的笑容温暖如阳光,照亮了整个房间
4. 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2分)
A.《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他的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茶馆》,话 剧《四世同堂》《龙须沟》等。
B.《世说新语》主要记载了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人物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情况。
C.《西游记》被鲁迅称为“神魔”小说,被林庚称为“童心之作”,是中国古典文学 史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
D.《论语》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宋代朱熹将其与《大学》《中 庸》《孟子》合称为“四书”。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我校师生认真讨论和聆听了校长激动人心的学业考试动员报告。
B.由于该县深居内陆,使它的经济发展水平位于全省倒数第二名。
C.辩论是一种在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经常用到的口语交际方式。
D.大会期间,全国各地报纸、电视、网络、媒体等都参与了报道。
6. 古诗默写(15分)
徜徉于古诗文的海洋,我们在“日月之行,若出其里;① , ”(《观沧海》)中读出了曹操的博大胸襟;在“② , ”(《秋词》其一)中感受到刘禹锡虽遭贬谪却愈挫愈奋的豪壮情怀;在“③ , ”(《江南逢李龟年》)中看到杜甫对过往岁月的美好回忆;在“④ , ”(《夜雨寄北》)中读出李商隐想象中的回家团聚时的快乐;在孔子的“⑤ , ”(《论语》十二章》)中明白了学习要思辨结合;在诸葛亮的“淫慢则不能励精,⑥ ”(《诫子书》)中懂得了做事要清除杂念,宁静专一;在谭嗣同“⑦ , ”(《潼关》)的诗句中吟咏出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直接表达了自己虽然年老体弱,但仍想守卫边疆,报效祖国的心愿的诗句是:⑧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7. 名著阅读:下面是丰子恺先生为《朝花夕拾》画的两幅插图。《朝花夕拾》既有温馨的回忆,也有理性的批判。根据下面的图片与相关的文章的内容,分别写出一处能够表现作者“温馨的回忆”和“理性的批判”。(4分)
①旧时孩子们常玩的“吹嘟嘟” ②活无常
二、阅读与鉴赏(共40分)
(一)阅读《狼》,完成8~12题。(15分)
①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②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④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⑤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8. 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