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8820字。

  试卷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默写。(10分)
  (1)四时之景在古诗文中摇曳生姿。春天在白居易眼中是“乱花渐欲迷人眼,①             ”(《钱塘湖春行》),夏天琅琊山的树木在欧阳修笔下是“②             ”(《醉翁亭记》),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用“③             ,④             ”极力渲染边塞秋季萧瑟荒凉的景象。
  (2)古诗文名句往往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引人深思,催人奋进。王安石《登飞来峰》中,“⑤             ,⑥             ”表明当认识达到一定高度时,我们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不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中,“⑦             ,⑧             ”表达甘愿牺牲自我的无私奉献精神;周敦颐《爱莲说》中,“⑨             ,⑩             ”借莲的外形表达正直不苟、豁达大度的君子之风。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12分)
  这时便有更多的红军fēng拥爬上了铁索,赶来扑灭了火焰,铺上了新板。不久,在安顺场过了河的一师红军也出现了,对残余的敌军阵地展开侧翼进攻,这样没有多久白军就全部窜逃——有的是窜逃,有的是同红军一起追击,因为有一百左右的四川军队缴械投诚,参加追击。一两个小时之内,全军就兴高采烈地一边放声高唱,一边渡过了大渡河,进入了四川境内。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3分)
  fēng()拥   侧翼()   窜()逃
  (2)下面是斯诺采访“红色中国”的主要路线图(见下面图一),请你结合《红星照耀中国》的阅读体验,完成探究。(3分)
  ①地点:                ②人物:                ③人物形象:             (3)根据斯诺的采访经历,上面语段情节应该在采访路线中的        (填“A”或“B”)处。(2分)
  (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的这几句话让你联想到了《红星照耀中国》中的哪个人物或哪些人物?请结合书中有关他(他们)的具体事例说明原因。(4分)
  3、合肥徽文学校开展以“探寻语文课本中的安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13分)
  (1)【修改发言】九年级(1)班的团支部书记拟写了活动发言,下面是序言的部分内容,请你帮忙修改。(6分)
  翻开语文课本,映入眼帘的一篇篇佳作中总有安徽的身影。语文课本里的安徽,是凤阳濠梁上的“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的智慧哲思;是宿州【甲】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响亮呐喊;【乙】是泾县“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友情纯真;是滁州醉翁亭“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的热闹场景;是“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的胜利号角……【丙】这样的安徽让人心驰神往。
  ①请在【甲】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地名。(2分)
  ②【乙】处画线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建议。(2分)
  ③请将【丙】处画线句改为反问句,以增强语言的感染力,不得改变原意。(2分)
  (2)【演绎佳作】同学们准备将活动发言中出现的佳作场景拍成短视频,下面的剧本设计合理的一项是()(3分)
  剧本
  场景名称 人物 场景设计
  A
  濠梁观鱼 孟子、惠子 鱼在水中悠闲游弋,两人站在桥上看鱼,有说有笑。
  B
  揭竿起义 陈胜、吴广、 将尉、戍卒 陈胜故意激怒将尉,趁其拔剑将其杀死,和吴广一起号召戍卒起义。
  C
  踏歌送别 汪伦、李白 李白坐在船上,即将离开桃花潭,汪伦踏歌送行,两人难舍难分。
  D
  欢乐宴饮 欧阳修、众宾客 欧阳修和宾客宴饮,桌上摆满酒杯和酒筹,有人在对饮,有人在下棋,有人在射箭。
  (3)【探访路线】同学们准备去凤阳县小岗村研学,请你根据交通示意图(见上面图二),为合肥的同学们设计乘车路线。(4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