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0280字。
2023 年秋学期初中学生阶段性评价
九年级语文试卷
(考试用时: 150分钟 满分: 150分)
请注意:答案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处,答在试卷、草稿纸等其他位置上一律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 (共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小题。(8分)
运河上的舟jí,摇 yè着从远方驶来。穿过春秋战国的烟火,载来诸子百家的争鸣。桨声帆影, 汇通南北【甲】河长水悠,化成人文。 两千多年,涵咏成一首壮阔的歌,唱不尽,锦帆未落干戈起,御舟又候运河滨。稻花满怀,沉 diàn着富足的梦,便是那【乙】的呓语,也氤氲着麦黍的香甜。 水能载舟亦 fù舟, 千帆过尽万木春。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4分)
2.在【甲】 【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
A. 【甲】; 【乙】嚷嚷 B. 【甲】; 【乙】喃喃
C. 【甲】, 【乙】嚷嚷 D. 【甲】, 【乙】喃喃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 “载”是多音字, 在语段中读“zài”,还有一个读音为“zǎi”, 如“千载难逢” 。
B. “两千多年”在句中作为时间状语。
C. “桨声帆影” “河长水悠” “稻花满怀” “麦黍的香甜”,短语结构各不相同。
D.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一个并列复句。
4.根据提示填写课文原句。(8分)
①江山如此多娇, 。 ②浊酒一杯家万里, 。
③ ,奉命于危难之间。 ④ , 愁云惨淡万里凝。
⑤“舟”作为意象在古诗词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和文化内涵。 “ , ” (《行路难》),表达了李白渴望得到重用的强烈愿望, “ ,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表达了刘禹锡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5.综合性学习活动。 (9分)
兴华中学九(1) 班开展了“运河文化专题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根据要求完成相关任务。
【走近??运河】用→句话简述材料内容。 (2分)
远古时期独木舟、筏的登场开启了先民驾驭船桨的征程;春秋战国的运输船、战船见证了诸侯开凿运河、沟通天下水系的历史;秦汉时期,中国造船技术发展至第一个巅峰;隋唐宋的船舶制造得益于大运河的开凿,水密舱、平衡舵等技术被广泛应用; 及至元明,中国造
船技术长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运河上的船桨维系国家命脉,一路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领悟??运河】
徐则臣的长篇小说《北上》荣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这部小说讲述了发生在京杭大运河之上几个家族之间的百年“秘史”,书写出一百年来大运河的精神图谱和一个民族的旧邦新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下面的句子会给你怎样的人生启示。 (4分)
它用连绵不绝的涛声跟我说:该来就来,该去就去。就像这条大河里上上下下的水,顺水,逆水,起起落落,随风流转,因势赋形。 (摘自徐则臣《北上》)
【传承??运河】船只文化是大运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特别推出一款“康熙坐船??纸艺拼装模型”文创产品(售价 98 元) ,你特别喜欢,但又担心买回去被妈妈责备,你将如何围绕本次活动主题和妈妈进行电话沟通? (3分)
“康熙坐船”出自《康熙南巡图》第七卷,是康熙南巡时乘坐的船,其中部为大客舱,后为四扇篷的客舱,船首部设有观景的空间,船桅杆上挂黄旗,并且有黄伞盖,表明了皇帝的身份。
二、阅读理解(共65 分)
(一)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完成第6~7题。 (6分)
汴河怀古(其二)
唐??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①, 至今千里赖通波②。
若无水殿龙舟事③,共禹论功不较多④。
【注】①此河:即汴河,隋炀帝所开的通济渠东段,京杭大运河其中的一段。②赖:依赖。③水殿龙舟事:隋炀帝下扬州乘龙舟赏风景的事。④共禹论功:作者在这里肯定了隋朝大运河的积极意义,是可以和大禹治水的功绩相比的。
6.下列对这首诗歌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诗歌第一句从隋亡于大运河这种论调说起,而以第二句“至今千里赖通波”反面设难,予以批驳。
B.运河竣工后, 隋炀帝乘龙舟出游,“水殿龙舟事”带有赞许的意味。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