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170字。
洪江市2023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卷
语文
(本试卷共8页,全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上交。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24分)
1.【字词迷宫】下列词语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震悚(sǒng) 荒戮(miù) 溃退(kuì) 锐不可当(dàng)
B.要塞(sāi) 尴尬(gān) 镌刻(juàn) 正禁危坐(jīn)
C.炽热(chì) 茨威格(cì) 诘责(jí) 殚精竭虑(dàn)
D.黝黑(yǒu) 屏息(bǐng) 佃农(diàn) 眼花缭乱(liáo)
2.【词语擂台】以下是同学们游览“湘土乡情”展览馆的感受,其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古老的文明镌刻在每根竹简上,那些闪光的古人智慧至今让我们感到震撼。
B.展示故土变化的3D动画场景真是恢弘大气,风格抑扬顿挫,让人惊喜。
C.这个作家的字刚劲有力,和其他秀气的字迹相比,简直是鹤立鸡群。
D.我一路上都是诚惶诚恐地游览这个展览馆,以此表达我的尊敬之情。
3.【病句诊所】小文阅读了林语堂的《苏东坡传》后,写了一段读书笔记。文段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
①人们喜爱东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的人品和诗文造成的。②他留下的文字实在太多:光文章就有大约5000篇左右。③而他最重要的那些文章,又无一跟“王安石变法”那段历史息息相关。④读其文,我们不仅可以了解一个“完美人格”的苏轼,更可以还原一段“有血有肉”的历史。
A.① B.② C.③ D.④
4.【语段探微】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未来的博物馆在哪里,长什么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个博物馆形象IP开发,让历史文化融入日常生活。
①“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推进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和数字化发展
②一件件珍贵文物移步线上,带给人们耳目一新的体验
③数字化带来了极具想象力的答案
④近年来,博物馆业加快与数字化牵手,一个个文物保护研究项目进驻互联网,拉近与公众的距离
A.②①④③ B.①④②③ C.③①④② D.③④①②
5.【文化长廊】下列选项中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三峡》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的水,突出其不同季节的特点。文章运用极富表现力的骈句和散句,语言清新俊逸。
B.骈文起源于汉魏,盛行于南北朝。《答谢中书书》和《与朱元思书》被称为南朝的“骈文双璧”。
C.书,即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多记事陈情。
D.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为八句,两句一联,计四联,分别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
6.【实践园地】综合性学习(8分)
在“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班级举行“湖南文化遗产游园会”主题展览活动,以下是同学们根据不同类型文化遗产所设计的展示馆,请你参与。
[ ① ]展示:臭豆腐、血粑鸭、玉和醋、武冈卤菜、蛋花糕……
[舞乐阁]展示:靖州苗族歌鼟、湘西苗族民歌、麻山锣鼓、澧水船工号子……
[寻根馆]展示:炎舜帝陵、里耶古镇遗址、马王堆汉墓、浯溪摩崖石刻……
[ ② ]展示:铜官陶瓷、菊花石雕、蓝印花布印染技艺、宝庆竹刻……
(1)请仿照示例,给另外两个场馆取名,要求符合场馆展示的内容。(4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结合下面新闻,谈谈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扬文化遗产?(4分)
11月28日,由长沙市政府主办、长沙市文化旅游广电局承办的“快乐长往??韵味起杭”——2023长沙文化旅游推介会,在浙江省会杭州市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快乐长往??韵味起杭”为主题,旨在加强长沙与杭州两地文旅的交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力争达成两地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文旅建设、市场营销方面的深度合作。在本次推介会上,还举办了“快乐长沙韵味星城”长沙非物质文化旅游精品展及长沙风光图片展,非遗精品展在活动现场集中展示了长沙湘绣、浏阳菊花石、长沙铜官窑瓷器、浏阳夏布、面塑等非遗及文创产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名句橱窗】古诗文默写(6分)
自古以来,家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无论在哪个时代,它始终都是人们心灵中的归宿。崔颢在《黄鹤楼》远眺时,想起家乡,不禁吟诵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千古名句。潇洒如李白,他写下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渡荆门送别》),借水来表达自己离开家乡的恋恋不舍。而忧国忧民的杜甫,面对满目疮痍的河山,在忧虑国家命运的同时,在《春望》中借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期盼着家书带来家人平安的信息。
二、阅读与鉴赏(46分)
(一)诗歌鉴赏(6分)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8~9题。
夜泊钱塘
(明)茅坤
江行日已暮,何处可维舟?
树里孤灯雨,风前一雁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