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4410字。
江苏省百校2024届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
从天人互动的层面看,“群道”不仅具有人道的内涵,而且具有天道的意义。《荀子•王制》中说:“群道当,则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故养长时,则六畜育;杀生时,则草木殖;政令时,则百姓一,贤良服。”这里的“万物皆得其宜”同时涉及人道与天道。如果治理合宜,那么世间万物都将各得其所。
当“群”仅仅被理解为人所以能够生存的条件时,其着眼之点主要是人自身的需要和目的,单纯地从这样的观念出发,往往可能导致对自然的过度支配与占有,这又反过来会使人的生存条件受到影响。而真正意义上的“群道”不仅旨在将社会有序地组织起来,而且意味着从更广、更长远的角度去理解、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也可视为对群道原则的引申。
植物的生长、动物的繁衍都有自身的内在法则,对待自然(天地万物),则需要充分尊重自然本身的法则;处理社会领域中的事宜,需要合乎礼法。由此,从天道的角度来看,循道而治,可以按自然本身的内在法则而发展;从人道的角度来看,依乎礼法,则不仅可以使社会之中一般民众人心归一(“百姓一”),而且将得到有德之士的拥护(“贤良服”)。百姓和贤良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社会阶层,“百姓一,贤良服”也相应地体现了本于群道的多样治理效应。如果说,贤能与礼法的统一在总体上表现为合群之道,那么,天人合宜、人际和谐则从不同方面展现了群道指向的内在目标。
(摘编自杨国荣《合群之道—〈荀子•王制〉中的政治哲学取向》)
材料二:
万物连续一体是荀子生态文明观的逻辑前提和根据。荀子持有生态群观,他的“群”突破了“兽三为群,人三为众”的思维,“群”不仅是兽群,还是群众,甚至超越了生物群类,是所有万物的生态群类。荀子说,“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各种群类具有连续性。“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同群类内部是连续的,水火等无机物与植物、动物等有机物虽是异群类,但也是连续性的。人是高级动物,但只是作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荀子说的“万物皆得其宜”同时涉及人道与天道,荀子强调要让世间万物都各得其所。
B.对自然的过度支配、占有让人不能从更广、更长远的角度去理解、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
C.荀子认为,人跟他物的最重要的区别是人在生态共同体中能够规范自己的行为。
D.荀子说的“分”含有“分别”之义,主张人要遵守天的规律,但不能一味地顺从天。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群道”就是指“人道”和“天道”,从天道的角度来看,循道而治,可以按自然本身的内在法则而发展。
B.贤能与礼法的统一在总体上表现为合群之道,所以天人合宜、人际和谐多方面展现了群道指向的内在目标。
C.荀子持有生态群观,他的“群”是所有万物的生态群类,各种群类有连续性,但只有同群类内部才是连续的。
D.能群最终要落实到善群,以礼义善于养人、治人、设人、饰人,来实现一个良善、和谐的共同体。
3.下列关于两则材料论证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引用《荀子•王制》中的言论,是为了告诫主政者应当“治理合宜”,使世间万物都各得其所。
B.材料一将主要着眼于人自身需要和目的的“群”与真正意义上的“群道”进行对比,论述了荀子“群道”的含义。
C.材料二大量引用荀子的言论,并对“群”“分”和“义”等概念进行了阐释,使论证更加深入而有说服力。
D.材料二先总说荀子持有生态群观,并指出荀子鼓励人们修养君子德性,做到合群、能群、善群,然后分层论述。
4.下列对材料二阐述的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恰当的一项是( )
5.在处理经济、社会、人的发展与自然生态保护的关系上,两则材料给予了我们哪些启示?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被遗忘的戍者
潘灵
带路的向导在队伍的前面头也不回地走,全然不顾在暗无天日的丛林里已经行走了五天的殖边队的士卒们。一路上,向导都挥舞着银片似的砍刀,手起刀落处,都是荆棘和藤蔓短促而痛苦的声音。但后来,这些声音被士卒们粗重的鼻息覆盖了。苟延残喘的队伍,显然对这次勘界的前期摸底工作的艰苦程度估计不足,官兵的情绪都越发焦躁不安。队长郝成璧已经失去了前四天的沉着与淡定,一路上像个怨妇一样喋喋不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