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2500字。
辽宁省滨城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高二4月份考试语文试卷
命题学校:大连市第一中学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现代社会,数百万人一生中会因远程旅行而遭受时差综合征的折磨,最明显的症状是疲惫。疲惫不仅仅在时差综合征中才有,如果有人从赫尔辛基向南飞到位于同一时区的开普敦,他也会感到非常疲惫,因为旅程很长,而且要经历从冬到夏、从春到秋的变化。但在一个时区内旅行与跨越多个时区旅行有一个重要区别:前者晚上入睡不会有困难,因此可以迅速地从旅途的疲惫中恢复过来。
跨越多个时区的旅行也不一定会引发时差综合征。引发时差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是速度过快,我们过于迅速地从一个时区飞到了另外一个时区,从太阳升起的地方飞到了太阳落下的地方,从一个社会时间飞到了另外一个社会时间。我们的“体内时钟”只能从日出到日落逐渐地推进,乘坐飞机会影响它的推进过程,而坐船则不会。从欧洲坐船向西到美洲,就像在火星上生活:每天日落和日出的时间都比前一天晚一些,每天的时间都长于24小时。正好多数人体内一天的周期都比24小时长,在向西旅行时能相对容易地调整时差。基于这一体内时钟的特征,如果我们待在甲板上迎接黎明,我们就能适应逐渐变长的一天了。在到达目的地的时候,我们的体内时钟与外界时间也达到了同步。但如果有人在一天之内横跨了半个地球,那么体内时钟就跟不上旅行的脚步了。
时差综合征的产生,可能是因为明暗变化影响了我们的正常生理节律。在时差综合征病发时,我们的大脑和消化功能是最遭罪的部分。科学家们用老鼠做了实验,他们模拟了引发时差综合征的环境,发现大脑的主要时钟SCN(视交叉上核)适应明暗变化的速度明显快于外缘组织(肌肉、肺或肝脏)的节律。他们还研究了喂食时间对动物的影响。最开始,人们在晚上给老鼠喂食,这与老鼠夜间活动的习性相符;一个星期之后,喂食时间推迟了几个小时,明暗变化不变。实验结果显示,肝脏时钟与进食时间达成同步,视交叉上核仍然保持与明暗变化同步。在这种情况下,正常的生理节律发生了分离。
时差综合征导致体内时钟不同部分的时间发生偏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患时差综合征的时候会感到不舒服。实验还指出,如果“器官在旅行”,那么它们适应当地时间的过程有长有短。想象一下,我们身体中不同的器官适应时差的能力不同,这是一种多么有趣的现象。从波士顿向西越过加利福尼亚飞往东京,有些器官还像在另外一个地方似的。人们感到不舒服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为有些器官还没“到达目的地”呢。
(摘编自伦内伯格《神奇的人体生物钟》,张丛阳译)
材料二:
在一场从纽约到伦敦向东横跨大西洋的飞行过后,人们会觉得自己进入了未来的时间,同时却也身处于萦回不去的过去时间。经历了加压舱的催眠效应以及太早亮起的刺眼阳光,时差所属的现在时间,可以同时体现过去的时间和未来的时间,令人仓皇失措。从地球东边
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航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的矛盾会引发社会时间与体内时钟的矛盾,将导致旅行者在旅行过程中产生时差综合征。
B.过分乐观的幻想有时在现实中显得残酷,比如全天候的快节奏生存使得我们不得不接受已成既定事实的疲惫旅行。
C.作为社会与文化经验的时差对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也决定了人们的技术野心是否能够与人类的生理机能相协调。
D.时差具有自然与社会的双重特性,它不仅仅是自然与社会带来的结果,也必须被理解为可以影响人类行为的东西。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器官在旅行”形象地描绘出体内时钟不同部分的时间发生偏离的状态。
B.“到达目的地”指身体的器官调整了时差,已经成功地适应了目的地的时间。
C.“体内时钟”指人体内一种无形的时钟,实际是指人生命活动的内在节律性。
D.“残酷乐观主义”旨在阐释时差综合征给人们在时间与生理层面带来的伤害。
3.下列选项,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关于明暗变化的观点的一项是(3分)( )
A.“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两句诗出自先秦《击壤歌》,揭示了远古人类的作息状况,他们跟随太阳的出没来安排生产劳动。
B.早晨暴露在明亮的光线下会提高人们的反应速度,并且能够让他们在一天中保持较好的状态。
C.长途飞行中客舱环境照明通过灯光的变化,模拟出日出、日落和星空等场景。
D.褪黑素的分泌要通过视神经,与光污染关系不大,只有睁着眼睛睡在明亮的房间,褪黑素的分泌才会受到抑制。
4.根据两则材料的内容,结合图表,以下推断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旅行方向 乘坐工具 时差综合征 旅行速度 跨越时区
向东
向西
向南或向北 飞机
飞机
轮船或火车 重
轻
无 快
快
慢 多
少
无
A.从赫尔辛基向南飞往开普敦不会引发时差综合征,其回程同样如此。
B.从纽约向东飞往伦敦,与其回程相比,时差综合征会显得相对较轻。
C.乘船从欧洲到美洲,由于速度不是很快,基本不会引发时差综合征。
D.乘坐“一带一路”专列西行巴黎,时间较长,很难引发时差综合征。
5.哪些原因让时差现象引起现代社会人们的关注?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巷口的守望
余显斌
那是条小巷,江南常见的小巷。
巷子被粉墙夹持着,很深很深,深得如同岁月一样绵远悠长,巷子里铺着的细麻石子,也被岁月的齿痕打磨得光光亮亮。
老人静静地坐在巷口,背靠着墙壁,面色苍白,满脸皱纹,一只大黄狗卧在他的身边,间或叫两声,声音如红铜一样亮,在巷中正午的阳光下跳荡着,一波一波。偶尔有买菜或散步的人经过,一阵声响,继而恢复寂静。一个女人走来,看见老人,俯下身问:“老人家,太阳很大,怎么还不回家?”老人摇头:“走的时候,他说很快就回来的。”老头嘟囔着,口水流了下来。路过的邻居告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