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310字。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
核心素养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反复诵读,因声求气,从诗歌音韵、句式、修辞等方面感受李白浪漫主义的诗歌风格;
审美鉴赏与创造:发挥想象,品味组成梦境的意象以及梦境所隐含的精神追求;
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知人论世的阅读鉴赏方法,感悟作者的蔑视权贵、向往自由的人生态度和生命追求;
文化传承与理解:感受诗人高洁傲岸的人生态度和自由的精神世界,提高自身思想修养和文化品位。
教学目标
1.能总结该诗意象、意境特点并厘清情感走向。
2.能赏析奇幻梦境的独特美感及以梦传志的写法特色。
3.能结合所学文本分析梦境的个人意义、文化意义及普遍意义。
教学重点
能结合所学文本分析梦境的个人意义、文化意义及普遍意义。
教学难点: 知人论世,披文入情,滋养自我生命。
教学过程
导入
同学们,大家做过的印象最深的梦是怎样的呢?
唐玄宗天宝三年(744年),李白在供奉翰林的三年间受权贵排挤,被赐金放还,返回东鲁。两年后,他做了一个游历天姥山的梦。快要碎了的李白百思不得其解,把这首诗寄送给周公。
明确:梦游/天姥/吟/留别(梦游天姥山别东鲁诸公)
①“梦游”:梦中游历。这是一首记梦诗。
②“天姥”:天姥山,传说登山的人能听到仙人天姥唱歌的声音,是仙境的象征,也是著名的道家仙山。→从“梦游天姥”得知这是一首“游仙诗”,也就是以遨游仙境为主题的诗歌
③“留别”:即出行的人借诗文向留下的人告别。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李白在长安受到权贵的排挤,被放出京。第二年,他将离开东鲁(今山东一带)南游吴越之时,写了这首描绘梦中游历天姥山的诗,留给在东鲁的朋友。
→所以这同时也是一首留别诗,以诗文作纪念写给分别的人或物的作品。
④吟:“吟”是乐府歌行体的一种,形式不拘一格
朗读要求:
自由诵读诗歌2遍,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诵读过程中尝试从每句字数变换、句式变化、韵脚多换等角度,初步感受浪漫主义风格。
明确:
1、以七言为主、又加入四言、五言、九言等,灵活多变。
2、长短错落,流转自如。
3、整散结合,挥洒自如。
4、韵脚多变,增加层次感。
兴至笔随,言由心处,这种外在形式更利用李白抒发他汪洋恣肆,浑然天成的情感。后人赞誉李白的诗作“以气为主,以自然为宗,以俊逸高畅为贵,咏之使人飘扬欲仙。”(《唐宋诗醇》)
周公带着徒弟依文解梦,你也是徒弟的一员。我们一起深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