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9390字,答案扫描。
2024年春季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期中联考高二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2024年4月17日上午09:00-11:30试卷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工(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梗”文化在东方文化发展历史中源远流长。张煌秋认为,“梗”应为讹字,实则为“口民”,传统相声表演中有逗口民和捧口民的角色之分,因此“口民”为滑稽、笑料之意,因与“梗”读音相近,所以娱乐综艺的节目字幕中误用两字,“梗”字从此有了“好笑”之义并不断被引申。“梗”文化并非网络传播时代独有的文化现象,“梗”在早期春节联欢晚会里就开始出现,表现为小品、相声包袱和笑料,比如经典小品中的“群英荟萃”“萝卜开会”等,春晚“热梗”成为一代人共同的文化记忆。随着春晚造“梗”不再成为经典,开始出现诸如“干饭人”“野性消费”等对某种现象或者某类人群的反讽和吐槽的网络“热梗”。
网络“玩梗”是网民群体解读现实生活并再造文化的景观,最早见于网络亚文化圈层中,随着后亚文化时代内容的去中心化、受众的再部落化发展,圈层内部的封闭性被打破,各圈层话语重叠现象越来越常见,原始“梗”不断进行增殖,成为全社会同频共振的虚拟互动工具。理查德•道金斯提出:“这个世界存在着大量的复制因子,它由一条复杂的链构成,链是由各种类型的起构件作用的分子组成的,这种构件一接触到对之有亲和力的复制因子的另一部分,就会附着,但当复制因子变得越来越多时,构件因消耗量大增而供不应求,成为珍贵的资源。不同品种或品系的复制因子必然为了争夺它们而互相搏千。”这就是“模因理论”。根据这一理论可知,“梗”作为普遍流行的模因,作为“人类社会文化传递的复制因子”,是基于人们在虚拟网络社交平台中地位的争夺,作为这种模因,“梗”被不断复制,网民争先恐后地成为“梗”的传播群体,以低成本的社交方式参与网络交流和互动。网络时代的“梗”文化充斥着打破语法结构的拼贴、戏仿,以非常快的速度更新迭代,旧“梗”未去,新“梗”便来,往往存在着严重的割裂性。
随着网络传播时代社会加速发展,“梗”文化逐渐在短视频创作中占据络传播时代的“梗”通常是源自某一事件或当事人无意识说的话,经由社交平台用户戏谑的传播,丰富了原有的内涵,成为短小精悍、约定俗成的词句。爆火的热门视频因为“梗”而出圈,随着该“梗”短时间内被全网大量复制、挪用,甚至用于现实生活的语言环境中。久而久之,往往通过搜索也难以追溯某个“梗”原本的意涵,“梗”本身的语义价值已经不再重要,而是形成一种条件反射式的符号。
虽然“玩梗”属于打破沟通壁垒以获得身份认同的情感交流方式,但视频内容本身的空洞和同质让传受双方始终无法形成紧密的联系,只是对集体无意识的依附和煽动,对内容缺乏实质上的归属与认同,甚至构成公共话语的n乏与交流意义的消解。物品本身的价值被其所赋予的符号价值取代,“梗”文化所赋予的虚拟诉求取代了个体的现实需求,阻碍自身的判断与思维模式,缺乏深刻的意义与价值。
(摘编自范思琦《“玩梗”短视频背后的异化与规制》)
材料二:
梗具有多样化的价值追求,但因为烂梗和滥梗,网络暴力、道德绑架、色情元素、娱乐至上等问题也就出现了。为了更好地解决这类问题,梗文化的治理和引导就显得很有必要。
政府既要加强服务型角色建设,也要改进网络治理理念,明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梗”文化由来已久,在电视传播时代就已出现并影响较广,网络的发展促进“梗”的传播
与流行,加快其更新迭代的速度。
B.“玩梗”反映了网民群体对于现实生活的理解和诊释,他们在“玩梗”过程中表现出对网络
互动交流的积极性,实质是在虚拟社交平台中地位的争夺。
C.面对网络热“梗”,政府要明确自身定位,既要发挥治理权力,关注网络舆情并及时反馈,
同时也要避免权力滥用,从而降低自身公信力。
D.青年借助玩“梗”参与文化传播,但有时会在狂欢中宣泄情绪,挣脱理性和道德的约束,会引发网络民粹主义,最后发展为网络暴力。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耳熟能详的春晚“热梗”,到反讽吐槽的网络“爆梗”,这一变化体现了不同时代文化背
景下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方式的差异性。
B.无意识的话语在经由网络的极速传播成为席卷人们生活的“爆梗”后,已成为一种符号象征,而其本身的价值内涵则被消解殆尽。
C.“玩梗”虽然可以打破固化的文化圈层,实现个体之间的交流互动,但“梗”自身的内容价
值才是影响认同感形成的重要因素。
D.《人民日报》对“马保国”梗的网络闹剧的即时评论,媒体平台对“马保国”梗的整顿,体
现了媒体及平台参与社会文化治理的责任感。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例子来说明材料二中的“塔西佗陷阱”的一项是()(3分)
A. 17世纪的英国斯图亚特王朝,詹姆士一世即位后大力鼓吹君权神授,自认是上帝的使者,有无限的权力,不惜多次解散议会,激化社会矛盾,阻碍国家发展,最终引发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罗马皇帝尼禄死后,继任皇帝迎尔巴下令杀了一个叛乱的将领,并秘密处决了另一个他认为可能发动叛乱的将领卡皮托,人们认为卡皮托没有这样的野心,对迎尔巴产生了不满。
C.江西某校发生“鼠头鸭脖”事件,校方及市监局两次公开回应,否认饭菜中异物为“鼠头”,
但经网友不断质疑,事件发酵后,该省联合调查组调查并公布结果,判定异物为“鼠头”。
D.近年来,“专家建议”陷入尴尬境地,某些自称“专家”的人提出的诸如“年轻人没工作可
以先结婚生子”“拿出三分之一存款买房子”等建议,被指脱离实际、信口开河。
4.请分析材料一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4分)
5.去年暑假的“进淄赶烤”,今年年初的“南方小土豆”等“梗”在网络上具有极高的话题度,
请结合材料二,谈谈应如何对待此类“爆梗”所关涉的热点事件。(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寒假(节选)
马小淘
那是我大四的寒假,爸爸要出公差,姥姥要来我家住上一段时间,加上回家过寒假的我,家里变成了常住人口我妈、我妹妹,流动人口我、我姥姥。
当我踏进家门时,发现家里还多了一条狗。它冲我哼哼仰仰地叫唤,我妹妹温柔地安抚了它,告诉它我也算自己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