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590字。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
初三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区县、学校、姓名、考试号、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位置,并核对条形码。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涂黑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晰,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严禁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修改。
4.保证答题卡清洁、完整,严禁折叠,严禁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
5.评分以答题卡上的答案为依据。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分,共18分)
1. 下列向子中,加点词语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 当天正值早高峰,在他执勤的路口出现了一位步履蹒跚(pán shān)的老人,一个绿灯的时间过去了,老人仅仅走出去十余米。
B. 一棵高大的柿树吸引了我,它的身上缠满了红布条。它是那么美,旁逸斜出,遒劲(qiú jìn)彪桿,胸怀广阔,让人看了动心。
C. 历史和现实已充分表明,美国从维护自身霸权目的出发,肆意污蔑攻击、遏制(è zhì)打压中国,注定是徒劳之举,不可能得逞。
D. 当日,京城天空无风湛蓝,从中央电视塔238米高的观景台处俯瞰(fǔ kàn)京城,春天的京城犹如一幅舒展的美丽画卷。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B.遒劲(qiú jìn)——qiú jìng;
故选B。
2. 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云卷云舒,重峦叠嶂的山峰,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宛若人间仙境。
B. 3月的川西高原,春寒料俏,最低温度只有5摄氏度,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上仍有积雪覆盖。
C. 对传统商品和手艺的推崇,是要把精益求精、钻研细节、止于至善的精气神提取出来,注入今天的商品生产和服务中去。
D. 有人说,伟大的需要使人崇高,卑微的需要使人沉沦。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B.春寒料俏——春寒料峭;
故选B。
3.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持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因地制宜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工作。
B. 有差距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看不清差距,看不到差距,可怕的是面对差距无动于衷、无能为力。
C. 游客络绎不绝,村民干劲十足,产业有声有色,咖香书香伴随着浓浓的乡士气息弥漫在整个村寨。
D. 他办事从不与人商量,喜欢别出心裁,不考虑后果,以致常常损害大家的利益。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措施。符合具体情况指定高标准农田的语境;
B.无动于衷:心里一点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符合本句表明一点不受动心的语境;
C.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符合游客多的语境;
D.别出心裁:指另外想出一种与众不同 新主意、新办法。与后文“以致常常损害大家的利益”表达的意思矛盾,故使用错误;
故选D。
4. 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每年冬春之交,梅花开满枝头,花瓣白如雪、粉似霞,花蕊鹅黄,暗香浮动。
B. 在3000多年的栽培历史中,梅花因其凌寒傲雪的高洁品格,与兰花、竹子、菊花并称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深受国人喜爱,是历朝历代文人墨客吟诵的对象。
C. 宋代词人李清照写道:“雪里已知春信至,寒梅点缀琼枝腻。”不仅夸赞其冰清玉洁、明艳出群,而且妙笔点染梅美丽的形象和神态,把梅花比作春的信使。
D. 文人常常借高洁、孤傲的寒梅自喻,表达自己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不随波逐流的高格远志。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C.语序不当,将“不仅”“而且”后面的内容,互换位置;
故选C。
5.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散文是一种描写见闻、表达感悟的自由灵活的文学样式。朱自清的《背影》和毛宁的《梦回繁华》便是这样的文章。
B. 《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其文以雄辩著称,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非凡。《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便是其中一篇气势充沛的文章。
C. “黎明在一滴露的细光里,擦亮自己的身影。”本句中“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