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9700字。

  2023—2024 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初  三  语  文  试  题
  说明: 本试题共10页, 五个大题, 20个小题, 满分 150分, 考试时间 120分钟。
  第 Ⅰ 卷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3 分,共18分)
  阅读下面文段,请根据要求完成1~2题。
  阅读经典,需要我们屏息潜心,聆听语言的声音:  《藤野先生》中鲁迅对“清国留学生”(甲) ,便来到仙台学医,当鲁迅正想偷懒时,瞥见墙上的照片,便会良心发现,增加了勇气; 不chuò      劳作、 宽厚仁慈的朱德母亲让人感动;外表(乙) ; 但灵魂深邃的托尔斯泰令我们敬仰;居里夫妇在zào        热的棚屋里(丙) 地钻研科学,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对事业的坚持不懈……阅读这些经典,可以培养审美情趣,洗涤心灵。
  1. 文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横线处应填的汉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píng   piě   辍   躁              B. bǐng   piē   辍   燥
  C. píng   piē   缀   燥              D. bǐng   piě   缀   躁
  2.文段中(甲)  (乙)  (丙) 三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痛心疾首  平庸   处心积虑         B. 痛心疾首  平凡   处心积虑
  C. 深恶痛疾  平凡   殚精竭虑         D. 深恶痛疾  平庸   殚精竭虑
  3.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1937 年 12月 18日,《纽约时报》在一则报道中写道:“大规模抢劫、侵犯妇女、杀害平民……日本将南京变成了一座恐怖之城。 ”
  B. 但到傍晚,有一间的地板便常不免要咚咚咚地响得震天,兼以满房烟尘斗乱; 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
  C. 什么? 就这么个侏儒! 这么个小巧玲珑的家伙,难道真是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吗?
  D. 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博物馆游”持续火热,2023年中秋国庆期间,齐文化博物馆共接待游客大约接近10万人次。
  B.  《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旨在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环境,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C.  《走进齐文化》丛书的出版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积累了路子,探索了经验。
  D. 近年来,中学生参与劳动社会实践的话题广泛引起了社会的关注。
  5. 下面关于文学常识和文化知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夸张在文学作品中很常见,有些成语也带有夸张的手法,如“惊天动地” “气吞山河” “千钧一发”等。
  B. 演讲的核心是“讲”,是口头表达。要多用常用词语,少用或不用术语、生僻词语,多用短句,适当重复。
  C. 郦道元,北魏文学家。所撰《水经注》,全书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D.  《答谢中书书》的作者是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 南朝齐梁时思想家,时人谓之“山中宰相”。
  6. 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中国绘画史上,  宋代已有许多村社、  丰稔、  游戏等节令性、 风俗性的绘画。                 ,                。                ,               。             。娃娃美人题材的年画虽以人物为主,但大多也具有吉庆祥瑞的含义。另外,许多莺歌燕舞、春暖花开的风景年画也是颇受百姓欢迎的。
  ①吉庆祥瑞题材的包括祥禽瑞兽、仙花芝草、吉祥符号等
  ②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气氛,表达了民众在节日时的欢快心情
  ③除了节令风俗画,还有大量表现社会风俗场景和生活场景的年画,这些年画在题材上具有鲜明的特色
  ④节令风俗画在民间木版年画中也多有表现,像新年、元宵节、二月二、端午节、 中秋节等
  ⑤还有一些博古图式的祥瑞之物和用花鸟组成的图案花边或文字
  A. ④②③①⑤  B. ③②④①⑤    C. ②①④③⑤   D.① ③⑤②④
  第Ⅱ卷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共28分)
  7. 默写填空。  (10分)
  (1) 山水美景,历代文人多赞颂。美景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于是我们惊喜于陶弘景笔下“夕日欲颓,①                    ”的欢腾,沉醉于李白《渡荆门送别》中“②                       , 云生结海楼”的幻境, 流连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③                        ”的灵动。  “一切景语皆情语”,于是我们看到崔颢在《黄鹤楼》中借“④                      ,                     ”两句描绘了一幅碧空浩渺的画面,抒发对世事茫茫的感慨;王绩在《野望》中借恬静的景色“树树皆秋色,⑤                     ”流露孤独抑郁的心情;刘桢在《赠从弟》(其二)中巧借松树“冰霜正惨凄,⑥                     ”来劝勉堂弟在恶劣环境中要学松柏之刚劲、志向之坚贞;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更是以“⑦                      ,望峰息心;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来规劝世人、 借景言志。
  (2)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朱子家训》以“半丝半缕,⑧                ”告诫我们衣食来之不易,  《增广贤文》以“⑨                    ,学海无涯苦作舟”激励我们要刻苦求学。
  8. 阅读王维《使至塞上》,选出理解有误的一项(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