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2940字。
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沧州八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下册第一、二、六单元和古诗词诵读。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天人关系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重要问题,也是庄子哲学中的重要关系。庄子的《养生主》不仅牵涉与知识领域、现实实践等相关的思考,还寄寓了庄子对宇宙流行及生命价值的理解,内容丰富,意蕴深远。
在道家思想体系中,天人观念的生成是宇宙论乃至人生论的基础,天人关系理论构成了道家学派哲学思辨中的重要部分。《老子》第二十五章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已经体现出相当清晰的天人逻辑关系。郭象注《庄子》时提出“故天者,万物之总名也”。这就是说,庄子对“天”这一概念的使用首先是自然意义上的,表明天与客观物质世界紧密相关,是自然事物的总称。在《养生主》中,庄子充分肯定了天人分属于不同的范畴,应当给予区别:“‘天与?其人与?’……曰:‘天也,非人也。’”可见,庄子在此对天与人做出了明确划分,天人相分于是构成了庄子养生学说的逻辑起点。在庄子看来,天人之分是必须承认的客观事实。不仅如此,天是人的存在根据,甚至很大程度上是决定人的因素。此处,天与人之别集中体现为自然天成与人事造作之别。“天与”“人与”一句的关键逻辑在于,无论是提问者还是回答者,都将天与人并列而谈,认为二者是两个不同的因素。回答者则进一步在天与人之间建立起直接的联系,认为人事与天道之间存在着包含关系,反映于人身的结果其实仍然是天之作用,展现出庄子天人相分的基本观点。概言之,庄子对天人之间差异性的强调,既是想以此确立起天人相分的基本逻辑,也是为论证天相对于人的优先性做理论上的说明与奠基。
庄子在延续并发展老子生成论的基础之上,在养生思想中进一步确立了“依乎天理”、以人顺天的实践准则。在《养生主》中,这套实践准则集中体现在“庖丁解牛”的著名寓言中。“庖丁解牛”表面上是庄子对解牛技艺的阐述,实则意在触及身处复杂万象中的人调适自身、安身立命的根本。经由“解牛”意象的隐喻,可以清晰看到庄子将作为实践活动的“技”与“道”联系起来,寻求二者的相通之处,“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道的根本特征是自然无为,在运行中表现出合规律而又合目的,因此,带有主观创造性的“技”也必须是合规律与合目的的,唯此实践活动才能成为自由的创造性活动,这就是庄子的理论落脚点所在。这便是寓言结尾处文惠君由此所悟之道的实质:正是通过庖丁之“技”,才悟得“养生”之“道”,“依乎天理”是其中的线索和关键。故此可以认为,庖丁解牛乃是庄子对养生之法的形象喻示,养生的根本方法是顺应自然。反之,若不尊重客观规律,就无法进入自由的境地。人的自由的获得在于主观精神与客观规律相一致。就养生问题而言所带来的启示是,唯有明确天人之别,并顺着自然的理路,将其作为常法,才是养生的可能路径。
庄子对“保身全生”的重视在《养生主》首章中便有体现。其提出“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体现出庄子在生命实践领域的核心追求。在庄子看来,“保身”“全生”“养亲”“尽年”是养生的四个重要层次,四者的达成必须以“缘督以为经”作为必要前提。“督”,即人体之“中”;“尽年”,指尽天命之年,即生命实现自然意义上的完成状态。人就与自然规律发生联系,天人关系在此构成了个人生命成立的必要基础。人在宇宙间生存则必然与外部世界产生交互,无法仅仅困囿于一身,而是要适应天地宇宙的法则。人就算达到自身的极限,也仍然无法超越天地之无穷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道家思想认为,天人关系的生成论是宇宙论、人生论的基础,是道家思想的重要构成部分。郭象对天人关系做了清晰地阐释。
B.庄子延续、发展了老子的天人关系的生成论,并确立了“依乎天理”、以人顺天的实践准则,这体现了庄子对天人关系的深入思考。
C.庄子借“庖丁解牛”的寓言故事喻示养生之法,即带有主观创造性的“技”要顺应自然规律的“道”,以求得延年益寿,福泽绵延。
D.庄子重视“保身全生”,在生命实践领域追求“保身”“全生”“养亲”“尽年”,他认为这四点是养生的重要层次和终极目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庄子认为,天与人属于不同的范畴,强调天人之间的差异性,老子的观点与他完全相反。
B.庄子认为,人要进入自由之境,就要使主观精神与客观规律相一致,尊重客观规律。
C.庄子认为,反映在人身的结果其实是天的作用,人的极限是无法超越天地的无穷的。
D.《养生主》中“秦失吊老聃”的故事阐释了视生死如一、体悟天道并与之为一的思想。
3.下列选项,最符合材料中“天人关系”的内涵的一项是(3分)( )
A.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B.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
C.臭腐复化为神奇,神奇复化为臭腐。
D.鹪鹩巢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4.下列选项,对“养生之道”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养生主》就养生问题给人们带来启示,明确天人之别、顺应自然是养生的好方法。
B.庄子认为,通过养生可以达到自由之境,养生指生命的保全和精神的完好,要天人和谐。
C.庄子的养生之道重形体更重精神,形体会逝去,但精神可长存,价值可延续、超越。
D.《养生主》借寓言故事的形式讨论了养生之道,寄寓了庄子对生命价值的理解和思考。
5.《庄子•秋水》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楚王派使者带着重金去聘请庄子,庄子以神龟做比喻,问使者:神龟是愿意死后被放在庙堂上祭祀呢,还是愿意在泥涂里拖着尾巴活着?使者说:愿意在泥涂里拖着尾巴活着。于是庄子说:请回吧,我将在泥涂里拖着尾巴活着。请结合材料,说说你对这个故事的理解。(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卡什坦卡的故事(节选)① 契诃夫
有个身穿黑礼服、白坎肩的人探进头来说:“现在阿拉贝雷小姐上场了,她之后该您出场了。”
主人什么话也没说。他从桌子底下拖出一只不大的箱子,又坐下,等着。从他的嘴唇和手看得出来,他很激动,姑姑能听出他的呼吸都在颤抖。
“乔治先生,请吧!”有人在门外喊道。
主人站起来,在胸前一连画了三次十字,然后从凳子下抓出猫,把它塞进箱子里。
“过来,姑姑!”他小声说。
姑姑什么也不明白,径直走到主人手边,主人亲了一下它的头,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