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6060字。
河南省焦作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关于文学的概念,在我国学界至今依旧是一个大问题。大众读者心目中的文学概念和学界的文学概念存在巨大分歧。比如,新世纪大众读者热捧的网络文学,学界就将其排除在文学理想国之外。再比如,现当代通俗文学作家作品,包括张恨水的社会言情小说、金庸的新派武侠小说等,虽被民间追捧,但学界的态度依然模糊。还有旧体诗词,明明赓续了中华千年诗脉,喜好者甚多,但学界很多人还不肯承认它是文学。所谓“正统文学”的门槛高不可企,既有的文学概念已然僵化,并不断地做排除法,将新兴的网络文学、传统的旧体文学逐一排除在外,以保护现有文学概念的纯洁性。在新媒介语境下,只有解放文学观念,才能促进新兴文学样式发展,才能激发传统民族文学活力。
章太炎在《国故论衡•文学总略》里说:“文学者,以有文字著于竹帛,故谓之文;论其法式,谓之文学。”这是一个很开放的文学观念,所以古代有文史哲不分家的说法。《文心雕龙》中有很多文体种类,不像现代以“三分法”或“四分法”划分出来的文体这么单调、机械和呆板。在现有文学概念支配下,文学变得越来越狭隘,既不能容纳新兴的文学样式,也不能接纳传统的文学类型,让很多文学写作者“无家可归”。我们亟待开放文学的“门户”,让文学百花园的大门永远敞开,不仅将网络文学、旧体文学纳入文学世界,还将影视文学重新纳入其中,不能继续在新文学(新诗、小说、散文、话剧)的文体板块中画地为牢,而是要寻找与新媒介对接的多种路径。
如果接纳了旧体诗词,那么活跃在互联网上的众多传统诗词写手和不计其数的受众就会作为文学人群而扩大诗歌阵容,提升诗歌人气。如果将古老而常新的楹联也纳入文学家族,那么每当新春佳节到来之际,就会有无数的文学爱好者自然地加入其中。一旦将影视文络文学、通俗文学、应用写作等凡是与文字有关的文艺实践都纳入文学范畴,就不会对文学在新媒介语境中的价值与功能忧心忡忡。
事实上,新媒介时代的来临就如同历史上任何一次媒介革新一样,肯定会给即时文学带来巨大冲击,但绝不会导致文学的终结,反而总是给文学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随着现代印刷工业的兴起,中国报刊和图书出版业日益繁荣,带动近现代以来文学的飞速发展。无论是古代的印刷术还是现代印刷工业,在大力推动文学发展的同时,也引起文学内部的分化,尤其是引发雅俗文学的分流。宋元以来,白话小说作为通俗文学勃兴而逐渐取代诗文的主体地位,这与印刷术和传媒业的不断发展分不开。进入新媒介时代,网络文学的兴起同样被视为通俗文学在新世纪的新浪潮。不难发现,历史上所有的媒介革新运动都会将文学从高高在上的“殿堂”带到大众化的民间世界,带到普通百姓的生活中来。小说、戏剧、电影的兴起都是如此。德国学者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中对古典艺术光晕的消散痛心疾首,同时又对电影艺术推崇备至,因为他断定电影是一种能更好地为人民大众精神文化需求服务的新文艺形式。文学史上的很多经典作品最初也是作为通俗文学出场的。在新媒介语境中,不能一味地阳春白雪,雅俗并重才是文学的人间正道。
(摘编自李遇春《新媒介语境中重新审视“文学”范畴》)
材料二:
因为搞不清网络文学是什么,所以就有了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的困惑。如果我们确认,网络文学就是通俗文学,那么,它的标准和评价体系就不必从零建起。我们起码可以从这几个方向去做探索:
一是从传统中去找。网络文学继承了中外通俗文学传统,也受到了世界青年亚文化的深刻影响。看一部作品,要考察它的传统来源,它受了什么影响,在传统的脉络中去评估它的创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学界对“文学”的概念定义较窄,对网络文学、言情小说、旧体诗词的“文学”归类问题持模糊态度。 B.现代的文学文体按照“三分法”或“四分法”分类,不纳旧不迎新,让很多文学写作者找不到归属感。C.一旦旧体诗词、楹联、网络文学、应用写作等也被纳人“文学”范畴,文学写作和受众的人数将会迅速扩大。 D.网络文络技术,创作和阅读同步性强,读者黏性高,这种文学生态的形成离不开媒介的影响。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章太炎认为:凡是以文字为载体的著述,都可以纳人“文学”范畴,文史哲不分家。 B.假如“文学”的范畴扩大,那么《长津湖《流浪地球》这样的影视作品也可以被称为“文学”。C.媒介革新必然会给即时文学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宋元以来白话小说取代诗文主体地位就是明证。 D.如果网络文学被视为通俗文学,文学的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便不用重建,可把成熟作品作为参照系。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画横线句子的观点的一项是(3分)() A.“阅见非遗”征文大赛参赛作品超3.5万部,包罗陶瓷、纺织、刺绣、风筝、戏曲等传统文化元素,借助新媒体网络平台讲好中国故事,为文化传承创新探索更多可能。 B.话剧《深海》获第九届中国戏剧奖•曹出剧本奖,该剧讲述了“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带队从零开始研制大国重器的故事,追溯与回望了新中国艰苦卓绝的强军之路。 C.“中国式”成为“新国潮”,网文改编的《雪中悍刀行》深度解码中国武侠精神,在江湖故事与东方美学的融合中打动观众,赢得观众喜爱,全网播放量超过60亿次。 D.100部网络小说被中国国家图书馆永久典藏,如今,在国家图书馆我们不仅可以看到《红楼梦乡土中国)这样的经典作品,也可以看到(赘婿大国重工)这样受欢迎的网络文学。 4.根据材料二内容,下列选项对下面这幅图表的解读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近些年网络文学市场规模庞大,这不仅得益于读者的支持,也得益于市场商业机制的运作。B.网络文学市场规模增长率呈波动状态,表明在新媒介时代,网络文学不能长久保持读者黏性。C.图中网络文学市场规模在逐年加大,这应该与手机客户端的普及和网络的快速发展密不可分。 D.网络文学要想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需要在满足娱乐需求的同时承担起其在通俗文学中的使命。 5.班级举行读书分享会,有同学和大家分享了自己喜爱的网络文学作品,对此,有小组成员提出“网络文学不是文学”的观点。请你结合两则材料,对他的观点进行反驳。(6分) (二)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白马 张品成
夕阳西下,叠映着远处的皖雪峰,白马马尾左右摆动着,银鬃拂扬。
喜子蹲在溪边,清洗几枚野果和一节草根,肚腹里饥肠叽咕闹腾。他侧眼看见那匹白马,倒美慕白马的自在。是马多好,随处都能找到吃食,就不必这么挨饿受罪了,就有力气与白狗子拼杀了。
他这么想着,便走过去,拍拍白马隆起的肚腹,俨然一副大人模样对白马说:“兄弟,你倒是自在快活呀,这嫩草怕就是大鱼大肉吧,看你吃得多忘情!”他咽了两口涎水,摸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