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4540字。
上海市松江区2024年中考二模考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完卷时间100分钟)
2024.04
考生注意: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前,务必在答题纸上填写姓名、学校和考号。
3.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一、文言文(35分)
(一)默写与运用(13分)
1.默写
(1)儿童相见不相识, 。(贺知章《回乡偶书(其一)》)
(2) ,亭亭净植,可远观……(周敦颐《爱莲说》)
(3) ,五十弦翻塞外声。(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纪录片《远离家乡的游子》拍摄了这样的画面:夕阳西下,游子站在高楼向远处眺望,一艘航船在水雾弥漫的江面慢慢行驶。我们可以用《黄鹤楼》中的“ ? ”为其配画外音。
(二)(22分)
阅读下面诗文,完成各题
【甲】
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乙】
出师表(节选)
①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鸷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②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丙】
季布为河东守,孝文①时,人有言其贤者,孝文召,欲以为御史大夫。复有言其勇,使酒②难近。至,留邸一月,见罢。季布因进曰:“臣无功窃宠,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以毁臣者。夫陛下以一人之誉而召臣,一人之毁而去臣。臣恐天下有识闻之有以窥陛下也。”上默然惭。
(选自《史记》)
【注释】①孝文:即汉文帝刘恒。②使酒:耍酒疯。
2.【甲】诗作者是 (朝代)的陈子昂,【乙】文中的“臣”是 (人名)。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1)臣不胜受恩感激( ) (2)季布为河东守( )
4.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的画线句。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5.下列对诗文内容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
A.【甲】诗语言苍劲奔放,其第三句以空间的苍茫辽阔衬托诗人内心的孤独苦闷。
B.【乙】文陈述自己“夙夜忧叹”,为兴复汉室殚精竭虑,表达平定南方的决心。
C.【丙】文季布因“其贤”被文帝任命为御史大夫,又因“使酒难近”而被罢免。
D.三则材料都写到了不同的人在逆境中的表现,都能体现出他们坚定不移的信念。
6.【甲】诗和【乙】文都写到作者流“涕”,但原因各不相同。【甲】诗是因为 ;【乙】文则比较复杂,既因为感激先帝的知遇之恩,又因为 。
7.【乙】【丙】两文都是臣子劝谏君王的故事。【乙】文作者在劝谏时言辞恭敬恳切,根据【丙】文季布的表现,可以看出他是一个 的人。【丙】文中文帝对待季布态度变化反复的根本原因是文帝 ,可以用【乙】文“ ”的建议来劝谏他。
二、现代文(35分)
(一)(15分)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原来大脑“不睡觉”
①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你是否曾好奇,我们睡着的时候大脑也在休息吗?做梦的时候大脑有哪些活动?
②科学家通过记录睡眠中人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