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7490字。
河南省信阳市息县2024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五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班级拟召开“致敬英雄”主题班会,以下是语文老师根据同学们搜集的部分材料拟出的几道“积累与运用”题目,请完成。
1.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9月30日是烈士纪念日,人们都在miǎn ① (湎 缅)怀先烈,致敬英雄。烈士的功勋彪炳史册,英雄的精神永垂不朽!我们永远铭记,他们为拯救民族危亡捐躯,用鲜血染红旗帜,用生命照亮来路。但是我们也要注意,近年来dǐ ② (诋 砥)毁英烈形象的丑恶行径时有出现,最有代表性的是鼓吹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思潮。一些别有用心之人,打着“解密真相”“还原历史”的幌子,编造谣言、戏谑恶搞甚至恶意中伤,丑化历史、污蔑英雄,产生了恶劣影响。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zhěng zhòng B. chéng zhōng C. chéng zhòng D. zhěng zhōng
(2)语段中两个横线处应分别选用哪个字?请工整地书写。
①______怀②______毁
【答案】(1)A(2) ①. 缅 ②. 诋
【解析】
【小问1】
本题考查字音。
拯救(zhěng jiù):援助使其脱离危难,危险。
中伤(zhòng shāng):诬陷或恶意造谣,旨在毁坏人的名誉。
【小问2】
本题考查字形。
缅怀(miǎn huái):遥念、追思;深情地怀念、追想(已往的人或事)。
诋毁(dǐ huǐ):恶意诽谤、破坏他人的名誉。
2. 古诗文默写。
华夏儿女,英雄辈出。《观沧海》中,“日月之行,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 ”形象地展现了曹操统一中国的远大抱负;《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_______,_______”生动地写出了孙权叱咤纵横的英雄气概;《过零丁洋》中,“_______,_______”,文天祥舍生取义的赤诚之心感动着我们;《满江红(小住京华)》中,“_______,_______”,秋瑾心系苍生的侠肝义胆激励着我们。
【答案】 ①. 星汉灿烂 ②. 若出其里 ③. 年少万兜鍪 ④. 坐断东南战未休 ⑤. 人生自古谁无死 ⑥. 留取丹心照汗青 ⑦. 算平生肝胆 ⑧. 因人常热
【解析】
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兜鍪、汗青”等字词容易写错。
3.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诗经??国风》中,反战的诗篇很多,反对的是统治阶级穷兵黩武、给人民带来深重苦难的不义之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类诗歌,必将以它特有的光辉、巨大的魅力,照耀诗坛,教育和鼓舞后人。
①每当国难当头之时,人民群众总是表现出一种高度的爱国热忱和英勇献身精神,这正是一个民族不亡的根本
②《诗经》中的这类诗篇,真实反映出人民群众在保家卫国时的精神面貌,也标志着爱国精神一开始就进入了我国进步文学创作领域
③《诗经??秦风??无衣》正是表现了这种誓死抵御外侮、英勇卫国的精神
④至于对抵御外侮、保卫家园的正义战争,人民群众还是竭诚拥护并踊跃参加的
A. ②④①③ B. ③②④① C. ①③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