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2150字。

  安宁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
  语  文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人类社会形成之前,人对色彩的认识更多来源于对自然界的感官认知,这是人类从自然界中提炼积累色彩经验的初级阶段。形成人类社会以后,人对色彩的认知也逐渐融入了特定社会阶段的文化内涵,成为辅助指导和规范社会生活的文化理念。
  《周礼》有载:“画绩之事杂五色。”这是我国最早关于“五色”的记载,自此,我国传统的美学色彩观形成。五色即赤(红)、白、黄、青、黑,《礼记•乐记》讲道:“五色成文而不乱。”清代孙希旦认为:五色之用,如同五音,人内心的喜、怒、哀、乐,发之于五色,足以感动万物,使君、臣、民、事、物在文明的教化之下,各安其位。在此意义上,五色成为礼制的外表与手段,“五色成文” 构建了中国传统的礼制文明。色彩文化逐渐刻上了政治性、人文性的烙印。
  随着“五色体系“的发展,“正色”与“间色”的概念产生了,这一概念不断强化和扩散。孔颖达疏解《礼记•玉藻》说:“皇氏云:正谓青、赤、黄、白、黑,五方之色;不正谓五方间色也,绿、红、碧、紫、骝黄是也。”春秋时期,齐桓公喜好穿着紫色,引起中国史上第一次色彩分级。秦始皇自命以水德克火,使黑色成为秦朝最尊贵的色彩。两汉正色经由黄色、正红的变化,最终形成黑、红、金的政权主色。南朝宋明帝荒诞任性,制定“紫衣红裳”礼服,紫色由传统意义上的间色,转变为尊贵之色。……明代正色为红,具有最崇高的地位,民间男女服色禁用大红、明黄。
  五行、五色的观念和思想在华夏历史中不断沉淀,其内涵和外延融入中国文化的精髓,塑造和形成了千年来中国人独特的民族色彩审美观。
  (摘编自《中国色彩史十讲》)
  材料二
  历代文人都有相对偏好的色彩,展现在中国绘画上,常讲究用色彩来丰富对意境的描绘和文化意蕴的表达。
  “赤,太阳之色也”,根于驱恶辟邪,指于祥瑞喜乐,往往在绘画作品中表达幸福、热烈的情感。顾恺之在《女史箴图》中用红色衣服表现吉祥喜庆;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中为描绘出明媚的春光,建筑采用艳丽的红色。但被认作万色之源的不是红色,而是白——“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人类社会形成以后,人对色彩的认识融入了特定社会阶段的文化内涵,成为辅助指导和标准社会生活的文化理念。
  B.《周礼》记载“画绩之事杂五色〞,标志着我国传统美学色彩观的形成,孙希旦认为人的喜怒哀乐发之于五色,足以感动万物。
  C.中国服饰色彩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改变而改变,但正色作为统治阶级专属的标志色,其地位从未改变。
  D.清代民间年画用色大胆,既含有阴阳五行框架下的色彩秩序,又具有“有用性”特点,这与倪璜的水墨山水特点不同。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材料一介绍了传统色彩观的历史发展及深远影响,第三段引用《礼记》的目的是对“五色”的含义作解释。
  B.材料二采用了因果论证、举例论证等多种方法,证明了不同色彩在中国画中能丰富意境描绘和文化意蕴的观点。
  C.材料二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纵向展开论证,以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绘画为例,增添了色彩表达的说服力。
  D.材料三中介绍了曹雪芹对《红楼梦》人物色彩的设计,蕴含了他对现实世界的反思,是传统色彩意味的集中体现。
  3. 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画以载道”观点的是 (    )(3分)
  A.唐代阎立本作《锁谏图》,描绘十六国汉廷尉冒死进谏的画面,浓墨晕染,红绿交错,色彩鲜艳大胆。
  B.赵孟頫在宋末元初作《鹊华秋色图》,以蓝绿为主色调,清旷灵动,呈现出山水宁静悠闲之态。
  C.元代倪瓒的《容膝斋图》,化用陶渊明名句“审容膝之易安”,用黑白浓淡之色,绘茅舍亭阁,简洁脱俗。
  D.明代仇英《剑阁图》以丹青为主,景物色调清浅逼真,人物群像重彩鲜明,险峰兀立,画面极其丰富。
  4.古代色彩文化的发展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文本概括。(6分)
  5.材料三中薛宝钗的相关色彩体现了她怎样的形象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孔子的自白 
  顾 随
  孔子南游于楚的时候,有一天,楚国的叶公居然向子路打听孔子的为人来。——你们的先生,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呢?为什么你们大家都甘心给他老先生赶着车,困苦颠连地跟着他东西南北地跑啊?
  这问题使子路有些恼了。倘使在他年轻的时节,他会当面给他一顿抢白吧,然而他现在确是老了,软钉子,硬钉子——长沮、桀溺、丈人、晨门诸人的话——吃得也着实不少了。他的气质也和平了许多,锋芒也收敛了许多了。抢白叶公的话,已经来到嗓子里,又用力地咽了回去。
  子路想起这叶公就是相传有着好龙的奇癖的叶公,他的居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