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4990字。
江西省新余市部分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测试
语 文
(满分:150分 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代表了一种不偏不倚又包容大度的处世智慧,和而不同既是一种世界现,也是一种治国理政、为人处世的价值现,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成为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基因,进入新时代,“和而不同是一切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强调“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指出“要秉持和而不同理念”,赋予和而不同崭新的时代意蕴。当今世界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和多种宗教,孕育出各具特色、异彩纷呈的文明。不同文明具有各自独特的文化和历史,不同民族有着自己的思维方式和发展道路,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一切文明均有其价值,都应该被尊重。放下文明优越论,以包容和平等的心态看待一切文明,就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只有承认文明的平等性、多样性,才能进行有效的交流互鉴;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上互鉴,对话,才能让人类文明更为丰富多彩、充满活力,文明的差异并不一定会带来冲突,相反,不同文明相互借鉴、相互交流恰恰是世界文明活力的源泉,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善其身,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各国各民族各种文明只有加强交流合作、深化互学互鉴,不断发掘、利用人类已经积累和正在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共同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才能有效应对挑战与难题,开创世界和平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美好未来。
(摘编自董卫国《彰显和而不同的时代意蕴》)
材料二:
“文明冲突论”把世界划分为八个文明板块,预测后冷战时代的国际冲突将在这些文明之间进行,各文明交界的“断层线”地区尤其可能爆发剧烈的冲实,世界将呈现文明间集团对抗的情况。
作为著名政治学家,亨廷顿当然知道国际冲突都与利益有关,他提出“文明冲突论”的目的是要找到利益冲突背后的原因,强调“价值、文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和而不同成为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基因,以此思想孕育的文化在新时代更强调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
B.亨廷顿认为“文明冲突论”将成为国际冲突的深层原因,而且文明板块内部将形成国家集团并与其他文明对抗。
C.一切文明均有其价值,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城之别,都应该被尊重,因此不存在什么文明冲突。
D.作为同为文明古国的希腊,因为从历史长河的角度理解“一带一路”,所以从一开始就积极支持并参与“一带一路”。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只要承认文明的平等性、多样性,并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交流互鉴、对话,就能让人类文明更为丰富多彩、充满活力。
B.亨廷顿提出的“文明冲突论”否认文明共同性的存在及其意义,肯定西方价值普世主义,其根源基础是坚持文明差异性。
C.人类共同价值追求是以和平与发展为核心的,以此促进国际关系常态和主流的国际合作,这一价值追求得到了所有国家的认可。
D.不同文明具有各自独特的文化和历史,不同文明的相互借鉴、相互交流是世界文明活力的源泉,国际社会日益成为命运共同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加强交流合作、深化互学互鉴,才能有效应对挑战与难题。
B.中国不会形成“文明冲突论”“国强必霸论”,这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当今中国日益开放、进步、发展的事实得到了印证。
C.中希超越了政治制度和社会传统的差异,运用文明智慧,解决当下世界难题,成为不同国家之间和平相处的典范。
D.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包含中国古代哲学的智慧,又充满对世界前途的思考,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同和支持。
4.材料三在论证上有何特点?请简要说明。(4分)
5.文明是冲突的,还是能够和谐共存、交融互鉴?请结合三则材料谈谈自己的看法。(6分)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向往黄河
吴子新
1965年秋,我上小学三年级。语文课堂上,老师带领我们朗诵课文《黄河》:“我的名字叫黄河,流经千山和万谷,自从盘古开天地,什么世面没见过……”老师告诉我们:黄河,谓之母亲河,从历史中走来,一路奔涌,有缓有急,有高有低,有曲有直,全长5464公里。——这便是我初识黄河。那时,我默默给自己许下一个愿望:将来一定去看看黄河!
后来,我走上教师岗位,教授唐代大诗人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