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750字。
语文
一、基础及运用(25分)
1.小语在综合活动中介绍了腊八节习俗。根据语境,完成题目。(6分)
农历十二月初八是我国的腊八节,它拉开了春节的序幕。在这天,全国各地都有喝腊八粥的习俗。熬制腊八粥是件极有兴味的事。糯米、红豆、红枣、花生……所有食材溶汇在一锅之中。熬制时满室生香,入口时甘甜软糯,味道鲜yú,暖暖的幸福màn延于心间,洗dí着人们疲惫的身心。这一碗腊八粥热气腾腾,寄寓着人们庆祝丰收、迎接新年的美好心愿。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兴味(▲) ②màn延(▲) ③鲜yú(▲) ④洗dí(▲)
(2)文中划波浪线句子主干提取正确的是(▲)(2分)
A.在这天,全国各地有习俗。 B.各地有习俗。
C.各地都喝腊八粥。 D.这天有习俗。
2.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1) ▲ ,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茅盾《白杨礼赞》)
(2)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 ▲ 。( ▲ 《相见欢》)
(3) ▲ ,不觉船移。(欧阳修《采桑子》)
(4)争渡,争渡, ▲ 。(李清照《如梦令》)
(5)《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中用顶真的修辞论述战争取胜原因的句子是: ▲ ,
▲ 。
(6)天地以日月星辰为笔,以山川河流为墨,时时给人以启迪。晏殊《浣溪沙》中的名句“ ▲ , ▲ ”提醒人们时光易逝,美好难再。
(7) ▲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三章)
3.利用互联网探究问题是一种创新的学习方式。围绕这个话题,请你完成下列题目。(9分)
树人中学八年级正在开展“我们的互联网时代”综合性学习活动,活动期间,许多同学纷纷利用互联网学起了语文。
(1)小树同学学了《背影》后非常感动,对文章的现实影响充满好奇,于是他利用互联网搜索文章,发现了下面这则新闻,请你为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20字以内)(2分)
朱自清的《背影》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之作,充满着感人至深的力量。12月18日晚,由扬州市歌舞剧院有限公司演出的舞剧《朱自清》片段《背影》在B站首播,当晚就冲上热搜。
这段舞剧片段,再现了那段感人至深的父子情深。昏暗的月台上,大雪纷飞,父亲佝偻着身体,给儿子提着行李,把儿子送上火车后,父亲嘱咐他等一下,随后自己有些艰难地在月台爬上爬下,买来一捧橘子。途中被行人撞了一下,橘子散落一地。此时,画面仿佛突然静止了一般,朱自清化身一位旁观者,他看到自己和父亲,用舞蹈表现了一段父子的双人舞。这段舞蹈,感人肺腑。
▲
(2)小树同学所在班级要举行一次“朱自清作品阅读分享会”线上活动,请你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活动步骤。(4分)
①个人阅读朱自清相关作品,撰写读后感。
② ▲
③各小组推选出来的参赛同学进行线上展示。
④同学们根据评选细则和参赛同学的表现,进行投票评选。
⑤ ▲
(3)你的表哥也很喜欢朱自清的作品,想邀请小树带上自己搜集的阅读资料,于周六上午九点到金陵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他,一起探讨。周五,你在学校看到小树,转述了表哥的邀请。(3分)
你的转述: ▲
二、阅读(42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5分)
行香子
[宋]晁补之
前岁栽桃,今岁成蹊①。更黄鹂、久住相知。微行②清露,细履斜晖。对林中侣,闲中我,醉中谁。
何妨到老,常闲常醉,任功名、生事俱非。衰颜难强,拙语多迟。但酒同行,月同坐,影同嬉。
[注释]①蹊:小路。②微行:小径。
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本词开篇写“栽桃”“成蹊”,可见园中桃树之繁盛,包含着作者的喜悦和成就感。
B.“微行清露,细履斜晖”两句排列了四个意象,给人一种跳跃的美感,巧妙而别致。
C.下阙中的“何妨到老”三句紧承上阕,写出了作者不愿意“常闲常醉”,一直到老。
D.这首词音律和谐、语言清丽,将写景、抒情、明理三者自然地融为一体,言简意深。
5.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境?(3分)
▲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12分)
为天下及国,莫如以德,莫如行义。以德以义,不赏而民劝①,不罚而邪止。此神农、黄帝之政也。以德以义,则四海之大,江河之水,不能亢②矣;太华③之高,会稽④之险,不能障矣;阖庐⑤之教,孙、吴⑥之兵,不能当矣。故古之王者,德回乎天地,澹⑦乎四海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