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5040字。
2024 年春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一次独立作业
一、积累与运用(共 2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按要求答题 。 (8 分)
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一种朴素情感,它是国家和民族的精神凝聚力。古往今来,
无数仁人志士以生命赴使命【甲】 用挚爱护苍生。
因为有满腔家国情怀, 中华民族的史册上才留下了一段段家 y ù户晓的故事:端木蕻 良为洗去故乡的污秽和耻辱而立下铮铮誓言;闻一多慷 kǎi 淋漓斥特务, 气冲斗牛震华
天【乙】邓稼先为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 jū g ōng 尽瘁,死而后已……这些都会让我们心
潮澎湃。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中华民族得以发展和生存的强大动力。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 。 (4 分)
2.填入【甲】 【乙】 两处的标点符号 ,最恰当的是( ) (2 分)
A. 【甲】 , 【乙】 ; B. 【甲】 ; 【乙】 ;
C. 【甲】 ; 【乙】 . D. 【甲】 , 【乙】 ,
3.下列对语段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语段中加点的“ 以 ”“ 因为 ”“才 ”的词性分别是副词、连词、介词。
B.语段中加线的成语“家喻户晓 ”“气冲斗牛 ”“死而后已 ”使用正确。
C.语段中的“ : ”表示引出下文,“…… ”表示列举的省略。
D.语段中“端木蕻良……闻一多……邓稼先…… ”修辞是排比。
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2 分)
A.《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录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中的“经 ”,指的是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
秋》等书。
C.《木兰诗》的作者是北宋的郭茂倩,这是一首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乐府民歌。
D.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世人称为“诗仙 ”。他和
“诗圣 ”杜甫并称“李杜 ”。
5.古诗文默写 。 (8 分)
(1)晴空一鹤排云上 , ▲ 。 (刘禹锡《秋词》 )
(2) 海日生残夜 , ▲ 。(王湾《次北固山下》 )
(3) ▲ , 对镜帖花黄。 ( 《木兰诗》 )
(4) ▲ , 险躁则不能治性。(诸葛亮《诫子书》 )
(5)古往今来 ,爱国是诗歌常见的主题 。《木兰诗》 中 ,木兰替父从军、保家卫国, “ ▲ , ▲ 。 ”两句以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木兰的 行军速度之快、决心之坚 。请再写出其他古诗中表现爱国主题的连续两句:
▲ , ▲ 。 (试卷上出现的除外)
6.综合性活动(8 分)
在我们心中,“祖国 ”不是一个普通的名词。她意味着大地、江河、文化、民族、同 胞等等。爱祖国,就是爱这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事物。我校七年级(1)班开展以“天下
国家 ”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 模仿活动一,请你再设计两项活动。 (2 分)
活动一:举行“爱国诗词 ”朗诵会;
活动二: ▲ 活动三: ▲
(2)请你为此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3 分)
▲
(3)班级将于 4 月 25 日下午两点在本班教室进行“爱我中华 ”的诗歌朗诵比赛,班长张
宁打电话邀请语文老师担任评委,他该怎么说。 (3 分)
▲
二、阅读理解(共 64 分)
(一 ) 阅读贾至①的《春思》 一诗 ,完成第 5 题 。 (共 7 分)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②李花香 。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注】 ①贾至: 唐代洛阳人 。这首 诗是他在被贬为岳州司马时所写 。 ②历乱: 烂漫 7.⑴本诗前两句描写的景物有 ▲ , 通过对它们的描写,
体现出春天 ▲ 的特点 。 (3 分)
⑵赏析 “春日偏能惹恨长 ” 中 “ 惹 ”字的妙处 。 (4 分)
▲
(二) 阅读文言文 , 回答 8-12 题 。 (共 15 分)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 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
【乙】
顷岁① , 孙莘老②识欧阳文忠公,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云:“无他术,唯勤读书而多 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