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1320字。
2024届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信息类文本选择题备考策略与技巧
【考情分析】
选文趋势
(1)以新奇为优,多涉及各类发现。
可以理解为要聚焦最新、最奇特的社会现象、文化现象、局势格局、考古发现以及科技发明等方面的内容,尽量提供具有新意和独特性的信息。
(2)结构相仿,主要阐述概念。
这意味着文本在结构上应保持一致,通常会围绕某个核心概念展开讨论,对该概念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阐述和解释。
(3)条理分明,详述细节。
在阅读时,需要特别关注文中的关联词、程度和范围的副词、因果逻辑关系以及概念的解释和理解,以确保理解文章的整体结构和细节内容。
【基本原则】
尊重原文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对原文的每个细节都给予高度关注,确保在转换说法时保持原意不变,同时使表达更加专业和严谨。
关键词锁定,回溯原文定位。
【解题步骤】
在解答问题之前,首先要对题干和选项进行仔细审查,以此为基础进行深入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要精准定位关键词,对常见陷阱保持警惕,并根据题意排除错误选项和不符合要求的答案。
科学答题详细步骤(带着问题去阅读)
(1)【一看】问题(约30秒)——关键词筛选,题文信息逐一比对。①确立关键词,回归原文定位。②详阅各选项,于原文中寻找相应内容区位。
(2)【二看】文章(约2分钟)——回归原文定位,找依据,确定选项。读文章时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①对于关键名词术语的阐述。②留意重要问题及概念前后的修饰语、限制性词语,以及具有指代意义的词汇。③关注关联词的使用。④识别中心句、要点句及过渡句。⑤理解特殊句型,如判断句或具有判断意义的句子、双重否定句以及疑问句等。
【常见陷阱】
(洞悉选项设置常见陷阱,知晓高考考法)
常见陷阱1:曲解文意
选项不结合文段的前后语境,对某些词句的含意故意加以曲解,从而导致错误的分析和概括。判断时,需要与原文仔细比对,特别留意概念、事物、事理之间的关系。
例1(2019年全国卷Ⅱ第1题B项):从杜甫论诗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
【解析】原文第二段说的是“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B选项却理解为“(杜甫)对古今长短各种诗歌的体式风格都有正面评价”,曲解了文意。
常见陷阱2:说法绝对
原文的说法在范围、程度上有所保留,而选项夸大其词,把相对的情况说成是绝对的情况。判断时,只要选项中出现了“只要……就……”“只有……才……”一类的关联词,都要考虑其说法的绝对。
例2(2019年全国卷Ⅰ第1题A项):作家树立了与时代积极互动的理念,在创作实践中就能做到以人民为中心。
【解析】原文第二段是“只有……才会获得艺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