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9630字。
江西省2024届八年级第五次阶段适应性评估
语文
注意事项:共五大题,25小题,满分120分,作答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在这个村子,古老的传统文化被完整地保存下来。这里的人们注重礼数,他们以传统的仪式和习俗来表达对生活的尊重和敬畏。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简单、纯粹而充实的生活,给人一种恬静的感觉。平静,是他们生活的常态。
不过,这种平静的生活在一个夏日的傍晚被打破了( )村里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活动。
在互动环节,村民们______上台展示才艺,活动现场气氛逐渐沸腾起来,似乎连冬日冰冷的空气都躁热起来,连困倦的世界都亢奋起来。这时,一个年轻人走上台跳起舞夫。他舞姿轻盈,却又带着冲破一切羁绊和束缚的力量,翻涌出强大的生命力。霎时,现场声音______,似乎被按下了静音键。村民们深受震撼,泪湿眼眶。
他的舞蹈让村民们感受到传统文化。他通过舞蹈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______和______,让人们明白传统文化具有永不褪色的魅力,也让人们重新认识到,它是一种人情世故的表达方式,也是一种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1.(2分)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汪音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恬(tián) B.亢(kàng) C.羁(jī) D.眶(kuāng)
2.(2分)文中画线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礼数 B.躁热 C.褪色 D.人情世故
3.(2分)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踊跃戛然而止理解领悟 B.踊跃叹为观止领悟理解
C.活跃叹为观止理解领悟 D.活跃戛然而止领悟理解
4.(1分)在文中括号内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B.。 C.…… D.——
5.(1分)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病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成分残缺 B.句式杂糅 C.搭配不当 D.语序不当
6.(2分)班级开展“应对”口语交际活动,你被推选为本次活动的主持人,并拟写了下面这段开场白。其中不恰当或不得体的一句是( )
①各位同学,大家好!我是本次口语交际活动的主持人晓阳。②日常生活中,我们都需要面对他人的提问、建议、质疑,那如何得体、巧妙地做出回应呢?③今天,我们会聚贵班,便是为了听取大家的鄙见,学习在不同的情境下如何得体地应对各种情况。④让我们在活动中,用心感受,积极表达,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A.①句 B.②句 C.③句 D.④句
二、古代诗文阅读(本大题共6小题,2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7~8题。(每小题2分,共4分)
夜行船
欧阳修
满眼东风飞絮,催行色①、短亭春暮。落花流水草连云,看看是、断肠南浦②。
檀板③未终人去去,扁舟在、绿杨深处。手把金樽④难为别,更那听⑤、乱莺疏雨。
【注】①行色:行旅。②南浦:南面的水边。这里指送别的地方。③檀板:乐器名,檀木制的拍板。此处指代乐曲。④樽:盛酒的器具。⑤那听:哪有心思去听。
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片描写了离别的场景和氛围,“短亭春暮”则交代了离别的地点和时间。
B.下片写告别的场景,友人设宴、奏乐为主人公送行,宾主尽欢后主人公辞去。
C.全词通过“飞絮”“短亭”“南浦”等具有代表性的意象描写满眼凄凉的离别场面。
D.全词刻画细致,句子长短相间,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给人以美的享受。
8.品读本词,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全词主要运用______(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手法,通过写晚春景象渲染离别气氛,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友人的______之情。
(二)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9~11题。(10分)
桃源洞在县南三十里,洞下有遇仙桥,桥左右山陇①,方竹郁翠。迤②北里许,为清风桥。又里许,为桃花溪。……考《晋书??隐逸传》有刘歆之子骥,采药衡山,见二石门,一闭一开,从开者入,深广不可测。既远失道,就樵人问径,而归后欲更往,不可复得。大率渊明所指必此人也。
洞当孔道③,使车所至,往往蹑屐④焉。而无亭以憩,先是右廷尉念所江公捐金构之,恐木久易朽,下令所司⑤结砖为亭,方台石室千载可垂。……攀石层级而上,形胜景概,清幽奇邃,著于人寰,真天造也。……白石清泉,豁然高举,此地不为东园绮里者,少矣。避秦之事,何必问⑥有无哉。
(选自陈性学《桃川八方亭记》,有删改)
【注】①山陇:山丘。②迤:往。③孔道:关口,这里指桃源洞的洞口。④蹑屐:拖着木屐,穿着木屐。⑤所司:有司,指主管的官吏。⑥问:追究,考察。
9.(3分)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