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530字。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近年来,为了推动家风建设的高质量发展,让优良的家风带动时代的民风。你校拟开展“家风润万家”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活动一:传承家风家训,弘扬中华美德】
  完成下面小题
  1、为了让家风教育进校园,学校宣传栏里贴上两幅作品,甲幅作品的字体属于( )(2分)
  A. 楷书   B. 篆书   C. 隶书   D. 行书
  2、请用简化楷体,按现代汉语书写顺序将乙幅作品的内容正确、工整地抄写下来。(2分)
  【活动二:品味文化之美,抒写自豪之情】
  3、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刻上中华文化特征的两个词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zī( )养着我们民族的 ①             ,成为民族团结奋斗发展的精神力量。五千年的华夏历史,孕育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爱国情怀,孕育了“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高尚气节,            。还有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视野,贾谊“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的智慧,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国学传统中 ②             的处世之道、治理之策,当是我们修齐治平的优秀教材。
  我们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我们人人都应该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共同 ③             民族精神的新篇章,肩负起为中华民族 ④             的文化使命,努力铸( )就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2分)zī( )养   铸( )就
  (2)结合语境,在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心灵 俯拾即是 延续 强基固本   B. 灵魂 比比皆是 延续根深 蒂固
  C. 灵魂 俯拾即是 续写 强基固本   D. 心灵 比比皆是 续写根深 蒂固
  (3)下面句子不属于国学中“为人处世”之道的一句是( )(2分)
  A.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B.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C.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D.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4)仿照画线句,在横线上将句子补充完整,要求句式一致,语意连贯。(2分)
  【活动三:诵读千古名句,弘扬经典文化】
  4、在横线上默写古诗文原句。(8分)
  (1)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2)山回路转不见君,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            ,燕然未勒归无计。(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4)            ,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
  (5)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用“            ,            ”告诉我们,朋友之情在于心灵相通,不在于朝夕相处,也不受空间限制,尽显洒脱旷达之意。
  (6)雍正即位后对康熙的家训整理汇编成《庭训格言》,共246则。其中有一则提到“要善于选择别人的优点,聆听别人的建议来不断完善自我”,这家训可用《论语》中的“            ,            ”一句来概括。
  【活动四:讲述动人故事,传承良好家风】
  5、为更好地开展“建设文明家庭,传承优良家风”活动,海文中学文学社将举行一次以“好家风,正能量”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下面是海文中学文学社拟写的一则征稿启事,请仔细阅读并按要求作答。
  征稿启事 亲爱的同学们:       良好的家风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传承下来的精髓。今日起我校文学社将举行“好家风,正能量”主题征文活动,可围绕你或他人家中世代传承的经典家风,以及相关的故事进行创作,旨在传承并挖掘海南深厚的文化底蕴。来稿要求观点鲜明,情感真挚,篇幅以不超过千字为宜,写明真实姓名和班级,            ,作品提交时间为2024年5月10日前。欢迎同学们踊跃投稿!                                                            海文中学文学社                                                              2024年4月16日
  ①这则征稿启事在格式上有一处错误,请写出修改意见。(1分)
  ②这则征稿启事的画线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1分)
  ③这则征稿启事传达的信息不完整,请在横线上补充出来。(1分)
  (2)为加强征文比赛的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同学参与此次征文比赛,请你参考示例,再设计两种宣传方式。(2分)
  示例:在学校宣传橱窗里张贴征稿启事。
  ①                ②           
  二、品味鉴赏(35分)
  (一)(5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6-7题。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6、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首联以设问方式,体现了诗人乍见泰山时的惊叹。
  B. 颔联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C. 尾联写诗人登上泰山顶峰后所看到的景象,富有哲理。
  D. 全诗没出现一个“望”字,但句句又都在写向岳而望。
  7、诗中作者是怎样表现泰山之高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回答。(3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