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1510字。
西南大学附中初2024届初三下定时训练(六)
语文试题
(全卷共四个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024年3月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时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收回。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30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题。(10分)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网络如同川流不息的江河,将各种文化传递到我们眼前。在这些文化中,中国的传统文化如同星辰般璀璨夺目,让我们永远为之震hàn。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模式和社会行动,是人们获得民族认同感,增强国家向心力的源泉。
然而,一些年轻人却对这些传统文化不以为然,这是为何?是因为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太少,还是因为现代网络文化的冲击让他们对其价值产生了疑惑?撇开这些疑惑不谈,传统文化经过漫长时间的洗礼,发挥了塑造中国人的价值取向,凝结中国人的文化自信的充分作用。
坚定文化自信,要从理解历史文化发展的一脉相承性为出发点,坚守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因此,我们的文化自信是否坚固,关键在于是否心底里有着对传统文化的深刻体悟和广泛认同。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我们不能目空一切,更不能diàn污传统文化。礼敬传统文化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关键,更是我们我们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然而,传统文化参差不齐,也有一些较为负面和落后的内容,我们应该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科学地对待传统文化。只有剥离了、剔除了那些落后消极的因子,我们才会在文化竞争的格局中做到不被外界迷惑,始终坚守自己的文化价值观。世界的多元化格局需要我们积极参与到全球的文明对话中,弘扬传统文化,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责任。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字音:①撇开__________ ②剔除__________
字形:③震hàn__________ ④diàn污__________
2.文段中画波浪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川流不息 B.不以为然 C.目空一切 D.参差不齐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模式和社会行动,是人们获得民族认同感,增强国家向心力的源泉。
B.传统文化经过漫长时间的洗礼,发挥了塑造中国人的价值取向,凝结中国人的文化自信的充分作用。
C.坚定文化自信,要从理解历史文化发展的一脉相承性为出发点,坚守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D.世界的多元化格局需要我们积极参与到全球的文明对话中,弘扬传统文化,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责任。
(二)根据题目要求,完成4~6题。(20分)
4.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请参照示例,从下列节气中任选一个,至少运用三种感官的描写,表现出所选节气的特点,句式不限。(4分)
示例:惊蛰——一声响雷带来了惊蛰,惊蛰是雨入手心的湿润,是绿映眼底的生机。
备选词:立春 霜降 冬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综合性学习(8分)
为了丰富校园生活,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初三(1)班准备对本班班刊《梦想征途》进行升级改造,创办一个电子班刊,请根据要求完成以下策划。
(1)【策划一】班级成立了电子班刊编辑部,请根据要求完成表格。(4分)
栏目名称 内容
原滋原味 收录同学们的原创作品
班级要闻 ①
② 老师对班级管理、学习生活的建议
(2)【策划二】为了让更多人关注到初三(1)班的电子班刊《梦想征途》,作为宣传部的一员,请你设计一段宣传语,让同学们对电子班刊《梦想征途》产生情感共鸣。(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名著阅读(8分)
(1)小付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对你所做的一处批注有一些疑惑,请你帮助他释疑。(4分)
原文 批注
那大圣双手捂着眼,正自搓揉流涕,只听得炉头声响。猛睁眼看见光明,他就忍不住将身一纵,跳出丹炉,嗯喇一声,蹬倒八卦炉,往外就走。 “草蛇灰线,伏脉千里”,这一倒下的八卦炉会成为取经路上的一大劫。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