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5570字。

  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阶段自评(B)
  语文
  (考试范围:1~26页,加9、10、12课  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试题卷共6页,四个大题,满分120分。
  2.试题卷上不要答题,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水笔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所在学校、姓名、考场、座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第一面的指定位置上。
  一、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以下问题。
  中华民俗源远流长、内涵丰富。跟着随母亲省亲的“迅哥儿”,我们感受到了平桥村敦厚和睦的民风;听着富有陕北特色的“信天游”,我们看到了老一辈革命家吃着糜子、肩扛红旗的辉煌历程;而刚劲激昂的安塞腰鼓更是令人叹为观止——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的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使静mù的氛围立即变得热烈,使tián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xǐng  jìn B. shěng  jìn C. xǐng  jìng D. shěng jìng
  (2)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静mù(     )tián(     )静
  【答案】(1)C(2)    ①. 穆    ②. 恬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给加点字注音。
  省亲:读音xǐng qīn,探望父母或其他长辈。
  刚劲:读音gāng jìng,(姿态、风格等)挺拔有力。
  故选C。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拼音写汉字。
  mù——穆,静穆:安静庄严。
  tián——恬,恬静:安静。
  2. [浅吟低诵话诗意]
  诗以言志,文以载道。今天,当我们再一次翻开那些经典的诗文,我们仍然能感受到我们的先祖倾诉其中的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生命的感悟:《关雎》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对美丽贤惠的姑娘的喜欢。《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对洞庭湖壮阔气势的赞美。疫情期间,当远方的朋友用《子衿》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传递心中的思念时,我们则可以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对他的慰藉。
  【答案】    ①. 窈窕淑女    ②. 君子好逑    ③. 气蒸云梦泽    ④. 波撼岳阳城    ⑤. 一日不见    ⑥. 如三月兮    ⑦. 海内存知己    ⑧. 天涯若比邻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古诗文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多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本题中注意“窈、窕、淑、逑、蒸、撼、兮、己、涯”等字要正确书写。
  3. 小语自从看了中国诗词大会之后,就对中华诗词非常着迷,他的爸爸就建议他把朱自清的《经典常谈》中的《〈诗经〉第四》《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进行组合阅读,这样能够完整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过程及其成果。你是否同意这一建议?结合名著阅读的方法,说说你的看法。
  【答案】示例:同意。《经典常谈》这种涉及面较广的作品适合选择性阅读,可以选择最感兴趣的部分作为切入点。《〈诗经〉第四》专门介绍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是中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辞赋第十一》介绍屈原的《楚辞》及辞赋的发展过程,屈原的《楚辞》是中国诗歌浪漫主义的源头;《诗第十二》从汉乐府诗开始至宋代诗歌,介绍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脉络,以及楚辞对后代诗歌的影响等。将这三篇组合阅读,可以让我们对中国古代诗歌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
  【解析】
  【分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经典的启蒙读物,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梳理了《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诗、文等经典内容。全书见解精辟,文笔优美,通俗流畅,深入浅出,是读者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经典指南,也是国学阅读入门书。因为这本书涉及面非常广,所以应适合选择性阅读。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辞赋第十一》介绍屈原的《楚辞》及辞赋的发展过程,屈原的《楚辞》是中国诗歌浪漫主义的源头。《诗第十二》介绍了乐府诗到宋代诗歌的发展脉络,以及中国诗歌受到的楚辞的影响。这三篇都与诗歌有关。《诗经》《楚辞》是中国诗歌现实义义和浪漫主义的起源,《诗》是中国诗歌的发展,将这三篇联系起来阅读,可以让我们对中国古代诗歌的起源与发展有一个比较完整的了解。
  可据此,答同意。
  4. 依次填入语段中横线处的语句,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节日在每个人的童年回忆中,必然都占有极为特殊的位置。小时候,我每年就一个节一个节地盼。_____________但最盼的,还是年下,就是现在的春节。
  ①七月节就该放莲花灯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