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题,约18120字。
保密★考试结束前
六校联盟2023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联考高一语文试题卷
考生须知:
1.考试范围:必修上册1—5单元古诗词诵读
2.本试卷分四部分;全卷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3.考生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上。
一、现代文阅读(共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摇滚与盗窃,这两个看似毫不相干的事物,在南阳迷笛音乐节硬是碰撞出了一场黑色的闹剧。最荒诞的一幕是,当失主们面对被偷一空的营地茫然无措时,偷盗者们依然在忙不迭地往自己的车上搬运那些他们认为是“没人要的”“捡来的”东西。一时之间对南阳各种嘲讽笑骂的“地域黑”在第一时间就涌上热搜。有人引用了《桃花源记》中著名的结尾“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有人用人尽皆知的典故三顾茅庐,诸葛亮的茅庐在南阳,所以刘备进去邀请诸葛亮时,要关羽和张飞守在门外——“得是关张这样的人才看得住马”。
这些引经据典的嘲讽笑骂,给人造成了一种似是而非的印象,仿佛南阳自古以来就是小偷之地。尽管没有人真的会把这些地域黑的笑话当真,但它们给人留下的印象之深刻,却足以加固人们对南阳,乃至河南整体的偏见。地域黑尽管制造针对地域的偏见,但对每个地域,只要抓住机会,它都会黑得“一视同仁”。就像贾鲁生在《丐帮漂流记》中引用80年代华北广为流传的地域黑顺口溜:“山东响马山西贼,河南尽出流光锤,小偷小摸数安徽,杀人放火找东北,陕西野鸡满天飞。”地域黑让那些被它激怒或是逗笑的人满足于愦怒与嘲笑,不必再跨过探究的门槛,去探查地域黑背后的根源。
地域黑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的受害者,同样也是河南,也就是位于今天商丘地区的宋国。在宋楚泓之战中,宋襄公的所谓“妇人之仁”常常被作为宋人愚顽固执的案例。从孟子的“揠苗助长”,到庄子的“适越卖冠”,再到列子的“负暄献芹”,乃至于韩非子的“守株待兔”“智子疑邻”—可以说,如果战国的思想家们想要编出一个愚人的寓言故事,那么宋人乃是当仁不让的头号人选。愚人的代表除了宋人,就是郑人。“郑人买履”和“买椟还珠”两则脍炙人口的寓言,将郑人愚蠢固执的形象深深钉在了地域黑的历史柱头上。
为何那些愚人会成为宋国与郑国的“土特产”?宋国固然有宋襄公这样妇人之仁的愚顽案例,但劝谏宋襄公的子鱼却是远见卓识的代表。记录“揠苗助长”的孟子的先师孔子,其祖先正是宋人。战国时代纵横天下几半的墨家创始人墨子也是宋人。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则曾为宋之漆园吏。至于郑国,比宋国更加无辜,郑国的子产被认为是春秋时代最著名的贤相,是孔子推崇备至的君子。这些都足以证明宋郑两国并非地域黑中愚人的大本营,反倒是君子贤才之乡。那么,为何战国诸子,包括身为宋人的庄子自己,都会去“自黑”宋国呢?
近代刘师培在《清儒得失论》中如此解释愚宋的原因:“盖宋人当战国时,其民最愚,故诸子以宋人为愚人之代表也。”真正将宋国黑成愚人大本营的时代,是在战国中期以后。恰恰正是宋国被齐、楚、魏三国瓜分覆灭的背景下,才频繁涌出的这样一大批宋人愚蠢的地域黑寓言。郑人愚蠢的寓言绝大多数出自韩非子的笔下,原因亦复如是,而且对韩非子来说,还有个更特殊的原因:郑国是被他的母国韩国灭亡的。宋人可能在春秋时代就已经有愚顽的名声,因为宋人是殷遗民的后代,而周人在灭亡殷商后,虽然为了笼络殷遗民而对其畀以官爵,允许其臣服于自己建立诸侯国,但依然将其视为“殷顽”,对其戒备有加,将其置于周人同姓诸侯国之间看管起来。处在这种征服者目光之下的宋国自然容易成为群体鄙视的对象,而随着宋国在战国时期被瓜分覆灭,这种长期以来的鄙视心态就更容易化作地域黑的嘲讽,毕竟,还有什么比嘲讽一个亡国之民更遂心应手也更安全的呢?
地域黑在很大程度上,其初始正是来源于这样一种拜高踩低的心态。尽管先秦诸子很可能只是就近取譬,将已经亡国的宋郑两国作为愚人寓言的工具,但他们在有意无意之间,正是通过自己造作的高明寓言,将两个战国时代血腥食物链中被踩在脚下的地域污名化,而他们经典的寓言故事,又让宋人与郑人作为愚人代表的印象深入人心——尽管,这只是副产品。
后世的地域黑,则掺杂了更多的内心动机,大多是通过贬低对方来抬高自己。南北朝时代处于竞争中的北朝与南朝就是这种地域黑的代表,为了彰显自身政权的合法性,它们都自视为正统,而对对方大加贬低,北朝将南朝蔑称为“岛夷”,而南朝则将北朝贬斥为“索虏”,双方抓住一切机会制造南北地域对立去黑对方。甚至在两国交聘的正式外交场合,也要想方设法黑一把对方,让对方的使臣难堪。南北朝时代最出名的地域黑,则出自《洛阳伽蓝记》中记载的一场对话。喝得酩酊大醉的南朝名将陈庆之在筵席上对北朝世家大族杨元慎等人说道:“魏朝甚盛,犹曰五胡。正朔相承,当在江左。泰皇玉玺,仅在梁朝。”南北朝唇枪舌剑的地域黑,更暗藏一种政权合法性竞争的争斗,尽管南北朝连同说出这番南北地域黑妙语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现实中,网络中引经据典的黑色笑话给人们一种河南南阳自古以来就是小偷之地的印象;历史上,地域黑最早的受害者是古代河南商丘所处的宋国。
B.孔子的祖先、墨子、庄子、子产是宋郑两国有代表性的君子贤才,只因为他们人数太少,不能够扭转大家对两国人愚笨的认知。
C.先秦诸子写的寓言故事很可能只是就近取譬,但他们在有意无意之间,通过自己的寓言将宋郑污名化了。
D.宋国因为是殷商遗民,后来又被齐、楚、魏三国瓜分覆灭,成为嘲讽的头号对象。而韩非寓言多嘲讽郑国也因郑被韩所灭。
2.根据材料中横线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地域黑尽管制造针对地域的偏见,但对每个地域,只要抓住机会,它都会黑得‘一视同仁’”运用拟人手法和成语的贬义褒用,表明地域黑并非针对某地,而是无差别抹黑。
B.“‘郑人买履’和‘买椟还珠’这两则脍炙人口的寓言,将郑人愚蠢固执的形象深深钉在地域黑的历史柱头上”,借助耻辱柱化实为虚,写出寓言塑造郑人愚蠢形象的威力。
C.“北朝将南朝蔑称为‘岛夷’,而南朝则将北朝贬斥为‘索虏’”“南北朝时代最出名的地域黑,则出自《洛阳伽蓝记》记载的一场对话”,前者是引用论证,后者是举例论证。
D.“对立互黑的思维,却犹如一颗毒种,只要给予环境,加以刻意灌溉,就会滋长起来,为地域黑提供源源不断灵感和动机的繁茂枝叶”,用比喻论证形象地论证了对立互黑思维对地狱黑的影响。
3.根据材料内容推断,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地域黑”的一项是(3分)
A.中山国民俗懷急,仰机利而食;南楚好辞,巧说少信。(司马迁《史记》)
B.房间现在租给一个爱尔兰人,具有爱尔兰人的不负责、爱尔兰人的急智、还有爱尔兰人的穷。(钱锺书《围城》)
C.亚裔面孔的形容词:数学高分、热爱学习、不爱社交、严肃刻板。(媒体报道)他住的那间公寓
D.在法国,只有巴黎和遥远的外省,因为巴黎还没来得及将它们吞噬。(孟德斯鸠)
4.请根据文章内容将思维导图补充完整,每条不超过6个字。(4分)
5.转载本文的公众号下有一则这样的留言: “我不是河南人,也没有黑河南,这篇文章对我有什么意义呢?”请结合文本分点回应这位读者的疑问。(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文本一:
鲁侍萍 老爷问这些闲事干什么?①
周朴园 这个人跟我们有点亲戚。
鲁侍萍 亲戚?②
周朴园 嗯,——我们想把她的坟墓修一修。
鲁侍萍 哦,——那用不着了。③
周朴园 怎么?
鲁侍萍 这个人现在还活着。④
周朴园 (惊愕)什么?
鲁侍萍 她没有死。⑤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