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3190字。

  山东省齐鲁名师联盟2024届高三5月质量检测联合调考语文试题
  2024.05
  本试卷共10页,23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当代青年的生命观念,有着鲜明的多元化特征。有学者曾对河南七所高等学校的青年学子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确实有一定比例的青年学生对生存的意义缺乏认知,有些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但也有相当比例的同学表示出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对于人生有着清晰规划。这些不同的认知,显然会对他们的生死观念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笔者近日多次与在大学就读的青年就死亡话题进行访谈,发现观点也是相当多元。对待生死,部分青年表现出唯物的一面,也有一些青年认为死后世界“不好说”。此外,有些学生明确表示在死后愿意选择海葬、花葬等生态葬法,个别学生甚至在家人的影响下已然签订了器官捐赠协议,但也有一些同学表示对此难以接受。
  通过调查访谈可以发现,之所以选择生态葬、生前遗嘱、器官捐献,在很大程度上与青年生命观念中自我意识的增强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有着张扬个性、特立独行的一面。与“70后”“80后”相比,“90后”“00后”的“独生子女们”自我意识更加突出,他们格外强调自我感觉和内心感受。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喜欢“宅”在自己的“小天地”中,而不愿意委屈自己去附和社会流俗。有受访者专门提及,一些年轻人毕业后想到殡仪馆工作,就是因为可以少和社会打交道,专心做自己能够掌控的事。这些特立独行的特点反映在对待生命的态度上,就是年轻人不愿意受外在习俗传统的制约,喜欢遵循内心的意愿规划自己的生命旅程,希望掌控自己的人生。明乎此,生前遗嘱在青年人群中受到青睐也就不难理解。
  对生命意义的追问和探索,同样在当下年轻人的生命观念中有着生动体现。在探究人生意义的过程中,青年也是在重新认知自我,定位自己和他人、自己与社会以及自己和国家的关系。一些受访者认为,年轻人对生命意义的探求,从未停止过。当下的年轻人虽然也惧怕死亡,但在日常生活中对于死亡议题却并不排斥,甚至有浓厚兴趣。从根本上讲,即是他们探求人生意义的客观体现。越来越多的青年愿意成为器官捐献者,将自己的身体器官用于拯救他人的生命,这体现出青年对自己生命价值的实现和对他人福祉的关注,同时也是延续自身生命、追寻人生意义的一种态度折射。
  青年选择生态友好型的安葬方式和祭奠方式,体现着他们对生命与自然关系思考,也反映着青年的社会责任担当。有观点批评当下的青年以个人利益为中心,罔顾他人和集体的利益。但一部分受访者认为,同任何时代一样,当代青年对社会的脉动有着敏锐感知,其所思、所想、所为并不是没有“利他性”。当代青年对殡葬和死亡议题的关注和热情远远超过前辈,反映着当下青年对社会问题的敏锐性,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摘编自马金生《青年生命观念的新变化:特点、成因与启示》)
  材料二:
  青年人爱上MBTI甚至形成一种有着很强影响力的亚文化,其背后有着深刻的社会心态,其中的问题值得我们思索和辨析。
  第一,体现出青年迫切需要定位自身、获取认同、开展社会交流的心态。个人的不确定性、可塑性、发展性在儿童及青少年群体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尽管如此,这些群体成员仍迫切地需要寻找到一定程度的社会归属感。过去,他们可能更多是通过学习、生活、工作,形成追随某种思想、崇拜某个偶像,来对自身进行定位,形成自我的社会归属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我意识的增强促使青年们倾向于规划自己的生命旅程。
  B.以独立的人格来开展平等互动可以给青年带来更多的心灵慰藉。
  C.青年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反映了青年对于个人价值实现和对他人福祉的关注。
  D.青年希望被正确理解和对待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社交和工作环境。
  2.下列关于青年生命观和社会心态变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青年通过生态葬法和器官捐献展现对生命的尊重表明他们追求的不仅仅是物质价值。
  B.青年对待生死的态度多元化,符合个性化和自主控制生命的趋势。
  C.青年对MBTI测试的兴趣立足于其带来的社交和工作环境的改善,反映了一种实用主义倾向。
  D.通过器官捐献和生态葬法,青年表达了对生命终极价值的思考和对社会责任的承担。
  3.下列例子不能用作论据支持材料一关于青少年生命观念的论述的一项是(3分)
  A.网红“00后”入殓师用最松弛的段子讲述自己的工作日常,一改网友对殡葬行业的刻板印象。
  B.受到身为医生的“80后”姐姐的影响,她很自豪地表明自己签订了器官捐献协议。
  C.得益于大学生死学课程的开展,诸多“00后”大学生开始着手写遗书、立遗嘱、参观殡仪馆。
  D.随着互联网迅速发展,诸如批八字等类似“算命”的系统受到“00后”乃至“10后”的欢迎。
  4.下列对于当代青年在追求个性化和自主性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当代青年在追求个性化的同时,必须遵循普遍性的道德律。
  B.当代青年在追求个性化的过程中,应在个人欲望与社会和谐之间寻求平衡。
  C.当代青年应致力于理解自己的存在方式,并在此过程中实现个人的自主性。
  D.青年应该摒弃社会传统束缚,通过自我超越寻找个性化的生命意义。
  5.上述材料都反映了当代青年群体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但观察视角各有不同,请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大地测绘记(节选)
  钟法权
  神州大地是什么样子?每个人的心中都有自己最美丽的景象。
  或许是故乡那片美丽的山水,或许是校园中那片踏青的草地,或许是恋爱时常去的那片树林,或许是奔腾的江河,或许是广阔的草原,或许是一幅幅美景组成的波澜壮阔的画卷。
  然而在测绘队员的眼中,她既多样又具体;她既可以描绘又可以触摸;她由一个点一个点构成,点有千千万万,像天上的星星数也数不清。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点,以及由此测算出的基础数据,卫星才能升空,“嫦娥”才能探月,“神舟”才能飞天,“磁悬浮”才能驰骋,港珠澳大桥、杭州湾大桥、平塘大桥等飞越天堑的大桥才能建成,新建的工厂和新修的铁路、公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