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3题,约17650字。

  河南省安阳市2024届高三三模语文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作为古代边防军事的重要通信手段,烽火台有接收、传递军政信息的重要作用。那么,当自然界中出现危险时,动植物该如何传递信息呢?动物一般通过摇尾、奔跑、排泄尿粪和鸣叫等方式来传递信息。植物虽然不能逃跑、鸣叫,但它们也不是完全没有防御能力。科学家多年的研究让人们对植物防御机制和信号传导有了更多了解。
  中国是茶的故乡。“东方美人茶”又名椪风茶,主要产于我国台湾地区。关于椪风茶的来历,有一个传说。一天,一位茶农发现本应嫩绿舒展的茶树嫩叶上出现了很多褐色的斑点,有些还卷了起来。显然,这些茶树遭了虫害。不甘心没有收成的茶农动起了心思:他将这些被虫咬过的“劣质”茶叶采摘下来,再以重发酵的方式将其制成茶并拿到茶行售卖。没想到,茶行的人试喝之后,发现这种“劣质茶”的茶汤更黄澄清透,而且散发着特殊的蜜香和果香。大赚一笔的茶农高兴地向邻居们炫耀,但大家都不相信,觉得他是在吹牛。由于客家话管吹牛叫“椪风”,于是“椪风茶”的名声便不胫而走。后来,英国商人将椪风茶献给了维多利亚女王。女王看到冲泡在水晶杯里的茶叶上下翻飞,仿佛婀娜的美人在翩翩起舞,于是称它为“东方美人茶”。
  “东方美人茶”之所以有着独特的香气和醇厚甘甜的口感,与一种小虫密不可分。这种小虫名叫茶小绿叶蝉。它们专吃茶树的嫩芽,被危害的茶叶嫩芽因为无法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叶片颜色会逐渐变得褐黄。此时,茶树的自我防御系统会迅速做出响应,调集全身力量合成并释放出一系列抗虫物质,保护叶片。正是这些抗虫物质和茶小绿叶蝉的唾液“阴差阳错”地混合在一起才成就了醇香可口的“东方美人茶”。
  在植物分泌的众多抗虫物质中,功能最强大的非茉莉酸莫属。茉莉酸是一种主要和植物防御反应相关的植物激素,因为最早是从大花茉莉的精油中提取而来的,故名茉莉酸。
  1962年,科学家们发现,往健康的植物中添加茉莉酸后,植物叶片会加快衰老甚至脱落。1990年,科学家法默通过对番茄的研究发现,茉莉酸对于虫害这类生物性刺激存在响应。1992年,科学家科拉曼在研究中发现,在胚轴组织受损后,大豆体内会迅速积累茉莉酸,同时启动三个与损伤反应有关的基因表达。这是茉莉酸第一次展露它作为信号分子的功能。从此以后,茉莉酸开始被科学家视为植物应对不良环境的“防御首领”。
  茉莉酸有抑制植物生长、促进叶片老化、气孔关闭等生理作用。更重要的是,茉莉酸还与抵抗病原侵染有关,是植物对外界伤害(如机械伤害、动物伤害)和病原菌侵染做出反应、诱导抗性基因表达的信号分子。可以说,茉莉酸就是植物受到威胁时点起的“烽火台”。当植物的生存受到环境胁迫时,茉莉酸会首先做出响应,然后,植物的各种生理活动会根据茉莉酸浓度的变化进行调整,从而让植物能够更好地应对外界不良环境。
  为了更好地了解茉莉酸,我们再来认识一种神奇的植物——南非茅膏莱茅膏菜虽为植物,但它可不是“吃素的”。它的叶子会分泌出多糖黏液,一旦有昆虫被香甜的黏液吸引而爬上叶片与黏腺接触,整个叶片就会弯曲起来将昆虫完全包住。在牢牢被困的昆虫无处逃生之时,茅膏菜会分泌消化酶以分解猎物,最后摄取其中的营养物质供自己食用。
  究竟是什么物质诱导茅膏菜叶片弯曲的呢?科学家推断,和植物防御息息相关的茉莉酸很可能参与了此过程。他们做了以下实验:将果蝇作为猎物以模拟茅膏菜的捕食过程,记录并发现茅膏菜叶片的弯曲度和其中茉莉酸含量变化的关系。实验显示,在捕到猎物3小时后,茅膏莱叶片中的茉莉酸含量就大幅增加,而且这种现象仅存在于叶片卷曲的中段。进一步的实验显示,在没有猎物的情况下,仅外源施加茉莉酸,同样会触发茅青菜叶片弯曲。以上实验证明,捕猎时,茅膏菜叶片的弯曲源于其内部茉莉酸积累触发的化学运动。
  外源施加茉莉酸能显著提高植物的耐低温能力;相反,阻断植物内源茉莉酸信号转导会导致植物对冻害敏感。所以,研究茉莉酸调控植物叶片衰老和抗冷性的信号网络,可以为培育抗逆优质作物新品种提供理论基础。不过,目前关于茉莉酸与其他激素交互调控的研究还较少。
  当遭遇虫害时,植物所做的防御反应主要有三种:直接防御、间接防御、不防御。当虫害不太严重且植物认为依靠自身力量足以防御时,便会“以攻为守”,采取主动进攻的方式——制造烟碱等天然化学物质以驱虫。当虫害比较严重且植物觉得仅靠自身力量难以自保时,植物会合成、释放挥发性物质,使昆虫的天敌来吃掉它们。无论是直接防御还是间接防御,都会消耗植物大量的能量,所以当受侵害部分的生长状态很差,“奄奄一息”时,植物干脆选择不防御,它会将所有能量用在维持自身生长上,其他的就听天由命了。
  (摘编自房裕东《茉莉酸——植物防御的“烽火台”》)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为植物自身分泌出的一种功能强大的激素,茉莉酸这一名称与大花茉莉的精油提取物有着密切的关系。
  B. 南非茅膏菜通过分泌多糖黏液吸引昆虫,并分泌消化酶以分解猎物,这些都是在茉莉酸的作用下完成的。
  C. 目前对茉莉酸的研究虽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茉莉酸与其他激素交互调控的研究还比较少,这或许能成为以后研究的一个方向。
  D. 由末段可知,植物在遭受虫害时,所做出的三种防御反应都是植物依据自身客观环境做出的选择,并无优劣之分。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受人类及自然界中动物遇到危险时传递信息的方式的影响,科学家在研究植物防御机制和信号传递方面取得了重大发现。
  B. 从表面看,“东方美人茶”发现、问世的过程好似一次偶然事件,实则蕴藏着植物生长、防御危机的普遍规律。
  C. 从茉莉酸被发现,到发现茉莉酸在大豆胚轴组织受损后发挥的作用,前后跨越30年之久,可见任何科学研究都不会一蹴而就。
  D. 科学家在验证茉莉酸在茅膏菜叶片弯曲中发挥的作用时,按猜想假设、提出问题、实验验证、分析、得出结论的逻辑顺序展开研究。
  3.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B. 
  C. 
  D. 
  4. 下列有关文章的相关特色及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文章从读者熟知的古代边防军事中的重要通信手段烽火台写起,然后列举动物传递信息的常见方式,再顺势引出文章的写作话题,层次清晰。
  B. 文章用大段文字叙述“东方美人茶”的故事之后,才进一步提出“茉莉酸”这一概念,既吸引了阅读者的兴趣,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科普文贴近生活的特点。
  C. 作者在文中赋予植物人的特征,如“植物会合成、释放挥发性物质,使昆虫的天敌来吃掉它们”运用拟人的手法,使文章语言更加生动。
  D. 作者在深入浅出地介绍茉莉酸这一陌生事物的过程中,使用“虽然……但”“不是完全没有”“进一步”等词语和短语,使文章更加科学而严谨。
  5. 茉莉酸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请简要概括。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意,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这些都是在茉莉酸的作用下完成的”错,无中生有。“分泌多糖黏液吸引昆虫,并分泌消化酶以分解猎物”是否在茉莉酸的作用下完成的于文无据。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意、分析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受人类及自然界中动物遇到危险时传递信息的方式的影响”错,从原文推断不出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驯马
  刘国星
  巴图早年读过几天书,后来却成为驯马高手。
  巴图说过,宝马良驹乃驯化而成,绝非天成。巴图还说过,天下没有驯不出的马,只有不会驯马的莽汉。巴图的马屡次在那达慕上摘金夺魁,他自创的“驯马经”也被牧马人奉为宝典,声名播于草原内外。
  茶余饭后,众人面肃神凝,席地团坐,巴图“吸溜”喝一口奶茶,环视张张古铜色脸孔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