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210字。

  机密★启用前
  2023-2024学年度下学期七年级第一次质量调研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6页,五个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积累运用(24分)
  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4分)
  我们在语文的旅途上前行,一路上有太多的感悟和体验。读《阿长与(山海经)》,我们能感受到“迅哥儿”收到《山海经》时的“震悚”;读《老王》,老王那仿佛镶qiàn在门框中的形象如在眼前,能让我们感受到杨绛先生所说的“愧zuò”;读《卖油翁》,我们能感受到陈康肃公一开始的自矜和明白道理后的释然。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shù  jīng B.sǒng  jīn C.sǒng  jīng D.shù  jīn
  (2)根据拼音写出所对应的汉字。(2分)
  镶qiàn________ 愧zuò________
  2.小文对学过的古诗文进行整理,让我们和他一起在下表画线处填写相应的内容。(8分)
  古诗文知识梳理单
  关键词 例句
  草木寄情 草树知春不久归,(1)________。(2)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思亲怀乡 (3)________,双袖龙钟泪不干。(岑参《逢入京使》)
  此夜曲中闻折柳,(4)。(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文学常识 《资治通鉴》是北宋(5)________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历史。
  欧阳修字永叔,号(6)________,晚号六一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触景生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7)________,(8)________”让我们领略了木兰在从军途中,触景生情所生发的思亲之情。(《木兰诗》)
  3.文段中画横线部分语序不当,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做笔记是读书的重要方法,①顾颉刚先生一生治学,勤于做笔记,六十余年积累笔记近百册。②蔡元培晚年总结自己读书多年却“没什么成就”,原因之一是“不能勤笔”。③可见,对于治学之人,做笔记是读书应有的步骤。④前人读书治学,多有做笔记的习惯,学问也常常从笔记中得来。⑤钱锺书读书也爱做笔记,单是外文笔记就达两百多本。
  A.①⑤②④③ B.④①⑤②③ C.①⑤③②④ D.④①⑤③②
  4.你所在的班级将要举行“传承传统文化,胸怀家国天下”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同学们分别查找了资料,并设计了相关的语文学习活动,请你参与。(6分)
  (1)请写出一句关于爱国的名言或诗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围绕主题,再设计两个活动。(2分)
  ①爱国诗歌朗诵会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以下三则材料,从中提炼关于“家国情怀”的关键信息。(2分)
  材料一  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材料二  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材料三  习近平: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学完《卖油翁》一课后,老师进行了如下作业设计,请你结合掌握的知识,完成作业。(4分)
  (1)请你根据课文内容,补齐下联。(2分)
  上联:康肃公十中八九,天下无双
  下联:卖油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言为心声,语言是心理的外在表现形式,人物的心理往往通过语言向外界传达。请你根据下面对话,发挥想象,揣摩陈尧咨和卖油翁两人当时的心理活动并分别写出来。(2分)
  陈:“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翁:“无他,但手熟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26分)
  (一)阅读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15分)
  回忆陈寅恪先生
  季羡林
  ①要论我同寅恪先生的关系,应该从65年前的清华大学算起。我于1930年考入清华大学,入西洋文学系(现外国语言文学系)。西洋文学系除了选修课以外,还可以旁听或者偷听。我曾旁听过朱自清、俞平伯、郑振铎等先生的课,都安然无恙,并因此同郑振铎先生建立了终生的友谊。但也并不是一切都一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