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5290字。
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2024年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答案请答在答题卡上。
2.答题前,考生务必先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然后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3.答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务必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积累(共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以自己的清洁,洗净他人的污浊,有容清纳垢的宽大度量的,是水。
看九寨沟的水,看的是宁静的恬淡的水如何 (凝聚/汇聚)成生命的湖泊。每一个湖泊都是那样澄澈透明、纤尘不染。那水几乎一动不动,任外面的世界如何纷繁 (变幻/变换),污染、噪音连同人心泛起的种种泡沫的污浊一起抛向天空和大地。它独自坚守着自己的贞操不动丝毫涟漪,不染丝毫尘俗,将水底的虬枝沉木,将天上的薄云丽日,将身旁的雪峰幽谷一一映在自己的怀中,映得那么明净,如同脱胎换骨,玉洁冰清,重新塑造了自己一番。尘世沾惹的世俗庸俗、矫柔造作、欲火利海……起码不敢在这里抖擞。
九寨沟看水,看的是 ① , ② , ③ 。
1.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纳垢(gòu) 纤尘(qiān) 玉洁冰清
B. 虬枝(qiú) 涟漪 澄澈透明(chéng)
C. 一番 庸俗(rōng) 薄云丽日(bó)
D. 塑造(sù) 抖擞(sǒu) 矫柔造作
2. 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凝聚 变换 B. 汇聚 变换 C. 汇聚 变幻 D. 凝聚 变幻
3. 在文中三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①水如何从人间流向天上 ②如何从现实流向神话 ③如何将自己化为一种启迪人类、净化心灵的艺术。
B. ①水如何从现实流向神话 ②如何从人间流向天上 ③如何将自己化为一种启迪人类、净化心灵的艺术。
C. ①水如何将自己化为一种启迪人类、净化心灵的艺术 ②如何从人间流向天上 ③如何从现实流向神话。
D. ①水如何将自己化为一种启迪人类、净化心灵的艺术 ②如何从现实流向神话 ③如何从人间流向天上。
4.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污染、噪音连同人心泛起的种种污浊的泡沫一起抛向天空和大地。
B. 将污染、噪音连同人心泛起的种种污浊的泡沫一起抛向天空和大地。
C. 污染、噪音连同人心泛起的污浊的种种泡沫一起抛向天空和大地。
D. 污染、噪音连同人心泛起 种种污浊的泡沫一起被抛向天空和大地。
【答案】1. B 2. D 3. A 4. B
【解析】
【分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字音。
A.纤尘(qiān)—— xiān;
C.庸俗(rōng)——yōng;
D.矫柔造作——矫揉造作;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词语辨析。
凝聚:强调聚集、积聚;汇聚:汇合在一起。结合语境,形容水聚集成湖泊,用“凝聚”更合适。
变幻:指不规则地改变;变换:指事物的一种形式或内容换成另一种。这里强调外界的复杂多变,用“变幻”更恰当。
故选D。
【3题详解】
本题考查排序能力。解答此题,要仔细阅读句子,分析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水如何从人间流向天上”,指人们在观赏九寨沟的水时,产生一种水向上腾飞、超脱尘世般的感觉,这是对水的一种直观且极具想象力的感受描述,应放在首位;接着“如何从现实流向神话”,这是在前面基础上的进一步升华,表明水的神奇已经超越了现实的认知;最后“如何将自己化为一种启迪人类、净化心灵的艺术”,这是从更高的精神层面来认识水,强调了水不仅在视觉和感觉上给人震撼,还能在心灵上给予人们深深的触动和影响,体现了水的深层价值和意义。这样的排序从具体的观感逐步深入到精神内涵,符合人们对事物认知和感悟的递进过程。故排序为:①水如何从人间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