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3550字。
广东省中山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一、名句名篇默写
1.默写古诗文。
(1)根据课本,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①蒹葭萋萋, 。(《诗经??秦风??蒹葭》)
② , 胡为乎泥中? (《诗经??邶风??式微》)
③ 。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陶渊明《桃花源记》)
④青树翠蔓, , 。(柳宗元《小石潭记》)
(2)在“古诗苑漫步”综合性学习中,小语做了一个分门别类辑古诗的表格,请你帮她补充完善。
以诗寄情
情感 诗句 篇目
率真自然的爱慕之情 ① ,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关雎》
思而不见的无奈之情 ②一日不见, 。 《诗经??郑风??子衿》
乐观豁达的劝慰之情 ③ ,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婉转含蓄的求仕之情 ④ , 。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二、语言表达
2.小语在默写《诗经??关雎》时,常把“在河之洲”的“洲”写成“州”,请结合下面的知识卡片,告诉她怎样避免这个错误。
知识卡片
州:旧时的一种行政区划。东汉时将全国划为十三州。此后, 地方行政上基本上分州、郡、县三级。
洲:形声。从水,州声。“洲”本作“州”, 后人加水以别州县之字。本义:水中的陆地。
三、基础知识综合
主持人写了一段开场白,请你帮他完善稿件。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今天“和朱自清一起‘谈’经典”阅读分享会的主持人。
经典是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______着文化基因,______着情感认同,______着时代风貌,______着文化自信。徜徉于经典的海洋,没有冗杂的(1)jī bàn和束缚, 周围的喧嚣似乎也 (2) xiāo shēng nì jì了, 这是同学们共同的阅读感受。
经典就如繁星,照亮中华文化的天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学们,“和朱自清一起‘谈’经典”阅读分享会即将拉开 (3) wéi mù,让我们享受一场文化的盛宴呈现在眼前。
3.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 jī bàn( ) (2) xiāo shēng nì jì( ) (3) wéi mù( )
4.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凝结 彰显 记录 携带 B.彰显 携带 记录 凝结
C.携带 凝结 记录 彰显 D.携带 彰显 凝结 记录
5.根据画波浪线句子提供的语境,仿写两个句子。
例句:经典就如繁星,照亮中华文化的天空;
, ;
, 。
6.文章结尾横线的句子是病句,请修改,让其表达明确。
原句:让我们享受一场文化的盛宴呈现在眼前。
修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表达
7.小语对《经典常谈》中《<说文解字>第一》很感兴趣,了解了造字和用字的六个条例,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并用造字法来探究字义。请你参考小语探究“武”字的例子,选择会意字“孝”“信”“明”其中的一字进行探究。
例:“武”是会意字,字形结构:上面是表示武器的“戈”,下面是表示脚趾的“止”,它的含义是征伐示威,引申为勇敢、英勇。
五、填空题
8.在谈读书心得的环节,同学们畅所欲言,请你参与讨论。
老师:《经典常谈》中十三个专题这样划分: 《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 《史记》 《汉书》/诸子/辞赋、诗、文,你们认为这样编排的依据是什么呢?
你:(1) 。
老师:叶圣陶曾说,读《经典常谈》,切不可死记硬背“书籍名,作者名,作者时代,书籍卷数”。那应该用怎样的读书方法读这部经典作品呢?
小语:我们可以按需“点”读。比如说,如果对古代的祭祖和婚丧嫁娶仪式比较感兴趣,想要了解更多,那么可以阅读(2) 。
小文:我们还可以兴趣“联”读。比如《<诗经>第四》与(3) 联读,可以更完整地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过程和成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