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21650字。

  2024年高考语文考前专题训练: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故古者尧举舜于服泽之阳,授之政,天下平。禹举益于阴方之中,授之政,九州成。汤举伊尹于庖厨之中,授之政,其谋得。虽在于厚禄尊位之臣,莫不敬惧而施,虽在农与工肆之人,莫不竞劝而尚意。是故子墨子言曰:“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将不可以不尚贤。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节选自《墨子•尚贤》)
  材料二:
  昔高阳氏有才子八人,明允笃诚,天下谓之“八恺”。高辛氏有才子八人,宣慈惠和,天下谓之“八元”。此十六族也,以至于尧,尧不能举。舜臣尧,举“八恺”“八元”。昔帝鸿氏有不才子,好行凶德;少皞氏有不才子,毁信废忠;颛顼氏有不才子,傲很明德。此三族也,以至于尧,尧不能去。缙云氏有不才子,侵欲崇侈,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舜臣尧,流四凶族,投诸四裔。是以尧崩而天下如一,同心戴舜以为天子。   
  (节选自《左传•文公十八年》:)
  材料三:
  “八凯”“四凶”,见《左氏•文十八》传。《尧典•序》又云:“将逊于位,让于虞舜。”孔氏注曰:“尧知子丹朱不肖,故有禅位之志。”案汲冢琐语云舜放尧于平阳而书云某地有城以囚尧为号。识者凭斯异说,颇以禅授为疑。然则观此二书,已足为证者矣,而犹有所未睹也。何者?据《山海经》谓放勋之子为帝丹朱,而列名于帝者,得非舜虽废尧,仍立尧子,俄又夺其帝者乎?观近古有奸雄奋发,自号勤王,或废父而立其子,或黜兄而奉其弟,始则示相推戴,终亦成其篡夺。求诸历代,往往而有,必以古方今,千载一揆,斯则尧之授舜,其事难明,谓之让国,徒虚语耳。
  (节选自刘知几《史通•疑古》)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每对一处给1分,断句超过三处不给分。(       )(3分)
  案汲冢琐A语云B舜放尧C于平阳D而书E云某地有城F以囚尧G为号。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常,永远不变的意思,荀子说的“天行有常”中的“常”引申为规律。
  B.很,通狠,意思是狠毒、残忍,和今天所用的程度副词“很”不同。
  C.是以,即以是的倒置,与《小石潭记》中“全石以为底”结构相同。
  D.异说,怪诞的言论,具体指上文《尧典•序》和孔氏注中的有关说法。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伊尹身为厨师,职业卑贱,能被汤提拔而成为名臣,这使普通人看到前途和希望。
  B.八恺、八元是前代帝王的才子贤士,他们的家族都传承到了尧时,尧却不能重用。
  C.天下人心意一致,都愿意拥戴舜为天子,是因为尧的圣君形象已经崩坏无法服众。
  D.《山海经》提出,尧的儿子丹朱拥有帝王名号,可能是因为舜废掉尧后拥立了丹朱。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将不可以不尚贤。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2)然则观此二书,已足为证者矣,而犹有所未睹也。
  1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肯定了舜的贤能,但材料一说“尧举舜”,材料二中说“舜臣尧”,请说说两者为何有此不同。(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淮浦先生张公①传
  [明]吴廷翰
  公讳某,字廷言,自称淮浦钓者,无为桐城乡人。公生颖秀异常,始读书,能通大义。及长,潜心正学,博通五经,尤邃于《春秋》,至诸子百家靡不殚究,与兄载道一时皆以经学闻,然不为举子业。尝从葵苍公入京师,阅历山川形胜及民风土俗。每喟然兴叹,盖深有志于时焉。及归,坎坷,人无由知,乃隐居泥汊河,以渔为业,不别治生。郡举怀才抱德,吏以牒从事,曰:“何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