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280字。

  《溜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梳理故事情节,把握文章思路脉络与主要内容,体会小说的社会意义。
  2、通过品析语言,理解并概括出小说人物、环境特点。
  3、理解文中对比、烘托等手法的运用并体会其艺术效果。
  4、学习利用批注、图表等方法研读文学作品,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并体会小说的语言特点,学习小说对比、烘托等手法的运用。
  2、学习利用批注、图表归纳等方法辅助阅读。
  教学难点
  理解小说的社会意义,并能够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认识“溜索”
  同学们,你们听说过“溜索”吗?
  溜索——一种渡河工具,中国古代称为撞,它以一条钢索或粗绳,连接山谷两侧,一头高,一头低,人可由高向低溜过河谷。除渡人外,亦可渡货物、牲畜等。
  马帮——按民间约定俗成的方式组织起来的一群赶马人及其骡马队的称呼。马帮是大西南地区特有的一种交通运输方式,它也是茶马古道主要的运载手段。
  二、整体感知,概括内容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文章,围绕小说三要素,用一些数量短语来表达你从文中获取的信息。
  预设:
  人物:一个首领、一群马帮汉子;情节:一次溜索的经历;环境:一条怒江、两根绳索
  2.请结合以上信息,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预设:一马帮首领带领汉子们溜索过怒江。
  追问:马帮首领除了带领汉子们溜索过江,还有谁?(引导学生关注“我”的存在)
  “不信这声音就是怒江”“猛地耳边有人笑”“慎慎地下来腿子抖得站不住……亲亲热热跺几下。”“眼睛涩涩的,使劲挤一下,端着两手,不敢放下”。
  请同学补充出这些句子的主语。
  这些无主语的句中,你细读会发现其实暗含着主语“我”。
  因此,完整的概述:一马帮首领带领“我”和汉子们溜索过怒江。
  文中隐藏的“我”有什么作用呢?借助阅读提示。
  这就是课后阅读提示中所提及的“小说处处通过‘我’的观察和感受来写,但从头至尾都没有出现‘我’字,好像每位读者都是这个‘我’,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三、合作探究,聚焦首领
  1.小说往往以塑造人物形象为核心,又离不开核心人物,你认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谁呢?
  预设:马帮的首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