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云南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汇编(含答案)(8份打包)
云南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汇编写作.docx
云南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汇编:诗歌默写.docx
云南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汇编:写作.docx
云南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Ⅰ.docx
云南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汇编:语言文字运用Ⅱ.docx
云南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docx
云南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docx
云南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汇编文言文阅读.docx

  云南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汇编
  诗歌默写
  云南省玉溪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卖花声•题岳阳楼
  张舜民
  木叶下君山。空水漫漫。十分斟酒敛芳颜。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阳关。
  醉袖抚危栏。天淡云闲。何人此路得生还。回首夕阳红尽处,应是长安。
  【注】张舜民做过监察御史,因党争遭贬迁。这首词是公元1083年(宋神宗元丰六年)作者被贬官郴州途中,登临岳阳楼时所作。
  16.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词起首二句借洞庭叶落、水空迷蒙的景象,烘托了作者的悲凉心境。
  B.词人正在楼内饮宴,因其身份,且又将离此南行,使宴饮气氛沉闷。
  C.下片起首两句写词人带着醉意凭栏独立,仰望天淡云闲,胸中宠辱皆忘。
  D.“何人此路得生还”概括了古往今来迁客的命运,倾吐了词人压胸底的心声。
  16.请简要概括本词与杜甫的《登岳阳楼》所表达情感的异同。(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离骚》中,屈原用方枘圆凿比喻“道不同不足为谋”的道理的两句是:“ , 。”
  (2)姜夔《扬州慢》的正文中“ , ”两句最能体现小序中千岩老人体会的“黍离之悲”。
  (3)杜甫《蜀相》中的“ , ”两句表现出诗人对诸葛亮献身精神的景仰和对他事业未竟的痛惜心情。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夜泊牛口[注](节选)
  苏轼
  人生本无事,苦为世味诱。
  富贵耀吾前,贫贱独难守。
  谁知深山子,甘与麋鹿友。
  置身落蛮荒,生意不自陋。
  今予独何者,汲汲强奔走。
  [注]牛口:地名,在河南省荥阳市西北。公元1059年冬天苏轼一家顺江而下,牛口有官方设的驿站,苏轼一家在此投宿。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开篇直接发表议论,他认为“人生本无事”,人的困苦在于世间的诱惑力太大。
  B.诗的三、四句承接一、二句,“耀”“独”相对,表达了富贵面前人们难守贫贱之意。
  C.诗的第六句中的“与麋鹿友”与“侣鱼虾而友麋鹿”暗含的情感倾向相近。
  D.诗的七、八句暗含对牛口一地的赞美,意思是自己投宿此地,早
  ……
  云南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汇编
  语言文字运用Ⅰ
  云南省玉溪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人的一生都是在平衡健康与运动的关系中度过的。对运动的任何一种态度都会影响到身体的健康状况。
  现代社会生活中,尤其是在节奏紧张、竞争激烈的大都市中,人们忙于工作、学习、人际交往和家庭事务,   ①   。由于缺少锻炼,有些人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患上了各种疾病。而事实上,如果人们能意识到运动对于健康的重要性,明白运动是延缓衰老、防病抗病、延年益寿的重要手段,   ②   ,生命将会呈现另一种色彩。
  如果按照代谢方式划分,   ③   。有氧运动属耐久性运动项目,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人体吸入的氧气大体与需要的相等。低强度、有节奏、持续时间长的运动基本都是有氧运动,比如瑜伽、慢跑、长距离慢速游泳、骑自行车等。有氧运动是保持身心健康最有效、最科学的运动方式。无氧运动属力量性运动项目,在整个运动过程中,人体吸入的氧气少于所需要的氧气。其特点是:运动强度较高、爆发力强、持续时间短等。举重、跳高、短跑以及投掷等都属无氧运动。
  18.下列句子中的冒号与文中结尾处的冒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
  B.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在骂我:因为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
  C.青蒿素的发现,是我们研究进展的第一步。我们随即转向第二步:将这个天然分子变为药物。
  D.桃树、杏树、梨树都开满了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绚烂春天。
  19.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早在殷商时期就成为推动社会文化发展的基石。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的“中国印”会徽曾让汉字大放异彩,2022年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也因汉字“冬”“飞”而锦上添花。
  “冬梦”和“飞跃”两幅会徽,内容均包含奥运标志、运动员和比赛场景、城市、年份,层次清晰,寓意深远。会徽的上半部分用刚劲曲折的线条勾画出了向前滑行、冲向胜利的冰
  ……
  云南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汇编
  写作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祥华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有人说,青春要敢于创新,正所谓“惟创新者进”,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也有人说,年轻人应夯实基础,踏实做好每一件事,久久为功,方能成就美丽青春。
  请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议论文,谈谈“创新”与“夯基”的关系,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人教版小学课本第一课的识字内容是“天地人你我他”,这六个字引导儿童时期的我们认识世界,了解世界。如今,16岁的我们即将成人,对这六个字应该有更深刻的理解。成人,需把“我”放在“天地”“你他”之间去思考:我们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请以“谈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为主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不少于800字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互联网的普及将人类带入了信息时代,“百度一下”成为很多现代人的一种习惯,人们获取信息、传播信息变得快速、简易。然而,人们接触到的海量信息真伪难辨,各种“反转”屡屡出现;互联网的匿名性使网上交流的人们日益情绪化,理性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